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憎寒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名詞介紹
憎寒,中醫名詞。出自《醫學入門[1]》。是一種外有寒戰,內有煩熱的症狀。這是由於熱邪內伏,陽氣被阻,不能透達所致。
《醫學入門》中說:「憎寒者,外有寒戰,內有煩熱也。」
《醫宗金鑒[3]》中說:「憎寒者,寒戰而惡寒也。蓋熱邪內伏,陽氣被阻,不能透達,故外寒內熱,寒戰而惡寒也。」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[4]》中說:「憎寒者,寒戰而惡寒也。蓋熱邪內伏,陽氣被阻,不能透達,故外寒內熱,寒戰而惡寒也。其證多見於溫病、熱病、傷寒、溫瘧等。」
憎寒的臨床表現為:
憎寒的治療方法:
憎寒的預防方法:
憎寒是一種常見的內科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如果出現憎寒的症狀,一定要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
參考資訊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