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濕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濕病的概念

濕病是指因患有濕邪而引起的疾病。濕邪是一種重濁而粘膩的病邪,根據侵入方式的不同,可分為外濕和內濕。外濕是指感受到露水、長期居住在潮濕的地方、濕衣服、或接觸到水而使濕邪進入皮膚,出現身體沉重痠痛、關節疼痛、惡寒發熱、自汗等症狀,這種情況稱為外感濕邪或「傷濕」。而內濕則是由於飲食不當、過食生冷食物,或者脾胃功能虛弱、消化不良,導致水濕停留在體內,出現食慾不振、腹瀉、腹脹、小便量少、面部四肢浮腫等症狀,這屬於內生濕邪,都可以歸為濕病。

根據古代醫書的描述:

  • 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指出:濕氣過盛時,會造成腫脹、小便不暢、大便溏泄等症狀。
  • 《靈樞·本神》提到:濕氣傷人,會使人氣短、身體沉重、腳部腫脹。
  • 《金匱要略·水氣病》說:水氣有外在和內在的表現。外表現為身體沉重、頭暈、發熱、小便不暢、大便溏泄;內部表現為身體沉重、小便不暢、大便溏泄、胸悶、喘不過氣。

外濕的臨床表現和病因

外濕的病因主要與接觸外界濕邪有關。臨床表現主要有身體沉重疲倦、四肢乏力、頭暈頭昏、胸悶腹脹、大便溏泄、小便不暢、甚至面部四肢浮腫等症狀。

內濕的臨床表現和病因

內濕的病因主要與飲食失調和脾胃虛弱有關。臨床表現主要有食慾不振、腹脹腹瀉、小便不暢、甚至面部四肢浮腫等症狀。

濕病的治療與預防

治療濕病時應根據外濕和內濕的不同情況,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。對於外濕,治療主要以祛濕解表為主。可以使用麻黃、桂枝、白朮、生薑、大棗等藥物配製湯劑內服。若外濕兼有風寒症狀,可以加用防風、羌活、細辛等藥物;若外濕兼有熱毒症狀,可以加用黃芩、黃連、大黃等藥物。對於內濕,治療主要以健脾利濕為主。可以使用白朮、茯苓、澤瀉、薏苡仁、蒼朮等藥物配製湯劑內服。若內濕兼有食積症狀,可以加用陳皮、半夏、生薑等藥物;若內濕兼有氣虛症狀,可以加用黃芪、黨參等藥物。

預防濕病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飲食衛生,不食用生冷油膩、難以消化的食物。
  2. 保持居住環境的乾燥和通風。
  3. 適當鍛煉身體,增強體質。
  4. 在雨天或潮濕天氣,減少外出,如需外出,應注意防護措施。
  5. 如有濕病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
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