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濕病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濕病,泛指因濕而引起的病症。濕為重濁粘膩之邪,有外濕、內濕之分。感受霧露,久居潮濕之處,或涉水雨淋,或著汗濕衣,以致濕邪入侵肌膚,出現身重體酸,關節疼痛,或見惡寒發熱,身重自汗,屬外感濕邪,亦稱「傷濕」。若因飲食不適,過食生冷,或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水濕內停,出現食欲不振、泄瀉、腹脹、小便少,甚則面目四肢浮腫等症的,是濕從內生,統屬濕病。
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曰:「濕氣勝,則為腫滿,小便不利,大便溏泄。」《靈樞·本神》曰:「濕氣傷人,使人短氣,身重,腳腫。」《金匱要略·水氣病》曰:「水氣有表有裡,表者身重,頭眩,發熱,小便不利,大便溏泄;裡者身重,小便不利,大便溏泄,胸脅支滿,喘而不能息。」
外濕的病因,主要與感受外界濕邪有關。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曰:「濕氣勝,則為腫滿,小便不利,大便溏泄。」《靈樞·本神》曰:「濕氣傷人,使人短氣,身重,腳腫。」《金匱要略·水氣病》曰:「水氣有表有裡,表者身重,頭眩,發熱,小便不利,大便溏泄;裡者身重,小便不利,大便溏泄,胸脅支滿,喘而不能息。」
外濕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身重體倦,四肢困重,頭目眩暈,胸悶腹脹,大便溏泄,小便不利,甚則面目四肢浮腫等症。
內濕的病因,主要與飲食失調,脾胃虛弱有關。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曰:「濕氣勝,則為腫滿,小便不利,大便溏泄。」《靈樞·本神》曰:「濕氣傷人,使人短氣,身重,腳腫。」《金匱要略·水氣病》曰:「水氣有表有裡,表者身重,頭眩,發熱,小便不利,大便溏泄;裡者身重,小便不利,大便溏泄,胸脅支滿,喘而不能息。」
內濕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食欲不振,腹脹便溏,小便不利,甚則面目四肢浮腫等症。
濕病的治療,應根據外濕、內濕的不同,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。外濕的治療,以祛濕解表為主。可用麻黃、桂枝、白朮、生薑、大棗等藥物配伍,製成湯劑內服。外濕兼有風寒者,可加用防風、羌活、細辛等藥物;外濕兼有熱毒者,可加用黃芩、黃連、大黃等藥物。內濕的治療,以健脾利濕為主。可用白朮、茯苓、澤瀉、薏苡仁、蒼朮等藥物配伍,製成湯劑內服。內濕兼有食積者,可加用陳皮、半夏、生薑等藥物;內濕兼有氣虛者,可加用黃芪、黨參等藥物。
濕病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油膩、不易消化的食物。
- 保持居住環境的乾燥、通風。
- 適當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- 在雨天或潮濕天氣,儘量減少外出,若外出,要注意做好防護措施。
- 如有濕病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