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子午流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子午流注:中醫針灸的古代學說

子午流注是中醫針灸取穴的一種古代學說。它以十二經中的「五俞」穴(共66個穴位)為基礎,配合日、時的天干、地支的變化,推算經脈氣血盛衰開闔情況,以確定在某天、某時應該使用哪些穴位。儘管該學說的效驗尚待深入研究,但在臨床應用中已經展現一定的價值。

子午流注學說的原理與應用

根據子午流注學說,十二經脈在十二時辰中都會有不同的盛衰情況,而氣血流注的流向也會相應地變化。舉例來說,上午11點到下午1點是「子時」,此時手太陰肺經的氣血最盛,因此可以針刺手太陰肺經的穴位;下午1點到3點是「醜時」,此時手陽明大腸經的氣血最盛,因此可以針刺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。根據這樣的推算方式,可以選擇合適的時辰針刺相應的穴位,以達到治療的目的。

子午流注學說在臨床上已經得到一定的應用。例如,對於一些急性病症,可以根據子午流注學說選擇合適的時辰針刺相應的穴位,以達到治療的目的。然而,該學說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,例如,它沒有考慮到人體的個體差異,因此在臨床應用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。

《黃帝內經》對於子午流注的記載

《黃帝內經》中有關子午流注的記載如下:

  • 陽明經盛於子,足太陽經盛於醜,少陰經盛於寅,厥陰經盛於卯,太陰經盛於辰,陽明經盛於巳,少陽經盛於午,太陽經盛於未,少陰經盛於申,厥陰經盛於酉,太陰經盛於戌,陽明經盛於亥。
  • 陽明經虛於午,足太陽經虛於未,少陰經虛於申,厥陰經虛於酉,太陰經虛於戌,陽明經虛於亥,少陽經虛於子,太陽經虛於醜,少陰經虛於寅,厥陰經虛於卯,太陰經虛於辰。

結論

子午流注學說是中國古代醫學的重要理論之一,為中醫針灸的臨床應用提供了重要的參考。儘管在現代醫學中尚未完全證實其有效性,但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。

參考資料:

  • 《黃帝內經》
  • 《針灸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