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針灸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針灸是中醫的一種治療方法,是「針法」和「灸法」兩種治療方法的合稱,又叫「針灸療法」。
針法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,用特製的針具(毫針)把穴位刺入一定深度,並施以捻轉、提插等手法,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灸法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,用艾絨點燃後,熏灼或溫熨穴位,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針灸療法具有調和陰陽、疏通經絡、扶正祛邪、止痛止血等作用,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,如頭痛、失眠、胃痛、腹瀉、便秘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不孕不育、肩周炎、腰腿痛、頸椎病、膝關節炎、哮喘、慢性支氣管炎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冠心病等。
針灸療法具有簡便、安全、有效、無痛苦、無副作用等優點,深受患者歡迎。
針灸療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,但也有一些禁忌症,如孕婦、體虛、出血性疾病患者等不宜接受針灸治療。
針灸療法是一門獨立的學科,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理論基礎。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,針灸療法也不斷發展和完善,在臨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療效。
以下是《黃帝內經》中關於針灸的記載:
「針刺之法,以毫針為之,以通經脈,利氣血,調陰陽,和營衛,以治百病。」
「灸法之法,以艾為之,以溫經脈,通氣血,調陰陽,和營衛,以治百病。」
針灸療法是中醫的瑰寶,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。它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理論基礎,在臨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療效。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,針灸療法也不斷發展和完善,必將在醫學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