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無灰酒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無灰酒

無灰酒為中醫藥用酒之一,指未添加石灰之酒品。古時釀酒為防酒液酸敗,常於酒中加入石灰以穩定其性,然此法雖能延緩酒質變異,卻易助濕生痰,反礙藥效。故醫家用藥酒時,多強調以無灰酒為基,取其純和之性,免石灰峻烈之弊。

中醫理論中,酒性溫而行散,能通經活絡、助藥勢直達病所,故常用作藥引或浸製藥酒之溶媒。無灰酒因未經石灰雜質干擾,其氣味醇厚而不偏,更適於配伍活血化瘀、祛風除濕類藥材,如當歸、川芎、獨活等,以強化疏導氣血之效。

古籍《本草綱目》提及,酒製藥物須擇「無灰好酒」,蓋石灰性沉,易凝滯經脈,與酒行散之能相悖;而無灰酒純淨,可保留酒液宣行藥力之特長,尤適用於癥瘕積聚、痹症痿弱等需久服緩攻之證。此外,無灰酒亦見於膏滋、丸劑之炮製,取其柔和滲透之質,助藥物成分緩緩釋出。

無灰酒之製法,實承古法釀造精髓,去石灰而存穀物本真,故其藥用價值非僅在「無灰」,更在於契合中醫「忌燥烈、重調和」之理,誠為傳統製藥工藝之細微體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