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痘漿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痘漿法
痘漿法為中醫人痘接種術之一種,屬傳統預防天花的免疫技術。其法取天花患兒新鮮痘漿,以棉絮蘸取後,塞入被接種者鼻孔,藉此引動人體發痘反應,從而獲得對天花的免疫力。此法原理基於中醫「以毒攻毒」之理念,透過接觸微量疫毒,激發正氣抗邪,使未病者先得輕症,以避免日後重症之患。
操作與理論依據
- 取漿時機:須選取天花患兒痘疹成熟、漿液充盈之時,此時痘毒之性最為純正,能有效誘發免疫反應。
- 接種途徑:中醫認為「肺開竅於鼻」,鼻為氣機出入之門戶,透過鼻腔黏膜吸收痘漿,可使藥性直入肺衛,與人體氣血相搏,進而引痘外出。
- 病機對應:天花在中醫屬「溫疫」範疇,其毒多從口鼻侵入,先犯肺胃。痘漿法模擬自然感染途徑,使邪有出路,符合「順勢療法」之思維。
歷史與應用限制
此法雖具實效,然因需直接刺破患兒痘疹取漿,易致家長憂慮,且操作不當恐增傳染風險,故古代醫家多轉用較溫和之「旱苗法」或「水苗法」。此外,痘漿活性難以掌控,若接種過量,反致重症,故技術門檻較高,非經驗豐富者不可輕試。
中醫理論延伸
痘漿法體現中醫「治未病」思想,與《黃帝內經》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」相呼應。透過人工可控之染毒,調動人體正氣,實為「主動免疫」之先驅。後世疫苗學發展,某種程度亦受此啟發,可見中醫對疫病防治之獨到見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