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蒸露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中醫名詞「蒸露」之詳解
「蒸露」為中醫傳統製藥技法之一,指通過蒸餾法萃取藥材精華,製成澄澈液態製劑,又稱「藥露」。此法始見於明清時期,多運用於芳香類或質輕透散之藥材,取其清輕上浮之性,既能保留藥材氣味與功效,又便於吸收。
蒸露之製作原理
蒸露以水蒸氣蒸餾法為主,將藥材置於甑器內,加熱後蒸氣攜帶藥中揮發性成分冷凝為液體,分離後取得藥露。此法制露,尤重「取其清氣,去其濁質」,故成品澄明如水,氣味芳烈,適合透達上焦(如肺衛)或清解暑熱。
常見藥露與功效
-
金銀花露
- 性味:甘寒。
- 功效:清熱解毒,主治溫病初起、暑熱煩渴,或小兒熱癤、痱瘡。其氣輕靈,善透表邪,尤適熱邪在衛分者。
-
藿香露
- 性味:辛微溫。
- 功效:化濕醒脾,解暑辟穢。用於暑濕犯中焦所致胸悶嘔惡、舌苔濁膩,或暑月感寒之陰陽交錯證。
-
薄荷露
- 性味:辛涼。
- 功效:疏風散熱,清利頭目。可治風熱上攻之頭痛目赤、咽喉腫痛,或麻疹初起透發不暢。
-
玫瑰花露
- 性味:甘微苦溫。
- 功效:理氣解鬱,和血散瘀。多用於肝胃氣滯之脘悶脅痛,或婦人月經不調,兼有美容養顏之效。
蒸露於中醫治療之特色
- 輕清之性:藥露質地輕揚,契合「治上焦如羽,非輕不舉」之理,尤擅芳化透邪。
- 便於服用:相比湯劑,藥露無需煎煮,可直接沖服或調入湯藥,尤適小兒或體弱不耐苦味者。
- 配伍靈活:可單用或合方,如暑月常以藿香露配佩蘭露增強化濕之功;風熱犯肺時,薄荷露佐以桑葉露共奏疏風之效。
蒸露之法,體現中醫「藥取天然,製法求精」之理念,至今仍於臨床與養生領域廣為沿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