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掛線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掛線法是中醫治療肛門直腸疾病的方法之一,是用藥製絲線(或普通絲線)或橡皮筋等掛斷肛門漏管的方法。其原理是利用線的張力,促使局部氣血阻絕,肌肉壞死,以達到切開漏管的目的。對於瘡瘍潰後形成漏管的也可用掛線法。
掛線法最早見於《外科正宗》。《外科正宗》卷二“肛門漏”條載:“若漏管已成,用藥線一根,長一尺,先以線頭蘸以礬水,然後將線穿過漏管,系於肛門外,以線頭繫於腰間,令線頭緊貼皮膚,以免脫落。三日一換線,七日一換藥,十日一換線,二十日一換藥,如此七次,漏管自斷。”
掛線法具有簡便易行、操作簡單、無痛苦、療效確切等優點,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,如對年老體弱、營養不良、久病體虛者不宜採用;對漏管較大、較深者,掛線後易脫落;對有出血傾向者,掛線後易引起出血。
掛線法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肛門直腸疾病,如肛門直腸瘺、肛門直腸膿腫、肛門直腸脫垂等。
掛線法是一種簡便易行、操作簡單、無痛苦、療效確切的中醫治療方法,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