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熏蒸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熏蒸,中醫外治法之一。利用藥物燃燒時產生的煙氣或藥物煮沸騰後產生的蒸汽來熏蒸機體,以治療皮膚瘡癬或其它疾病。

例如患神經性皮炎,用袪風燥濕藥研末,和入艾絨,外包薄紙,卷成藥條(或單用草紙卷成細圓筒形的條),燃著後以煙煎患處。或治療風濕痺痛,用桑枝、榆枝、桃枝等熬湯,,傾入木桶,上擱木板,患者坐木板上,用布圍住身體和木桶,煎蒸身體。用本法要隨時聽取病人對治療部位熱感程度的反映,避免灼傷皮膚。室內煙氣彌漫時,也要適當調換空氣。

小兒麻疹已出現疹點,冒風而疹點有些隱沒,不但須內服透達藥,也可用芫荽、連鬚大蔥、浮萍煎湯熏,並用毛巾蘸藥湯擦頭面胸腹(擦後忌吹風),以助透達。

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曰:“熏蒸者,以藥物之氣熏蒸病所也。其法有二:一曰煙熏,二曰蒸熏。煙熏者,以藥物燃燒之煙熏之也。蒸熏者,以藥物煮沸之氣熏之也。其用亦有二:一曰治外科之瘡瘍,二曰治內科之風寒濕痹。治外科之瘡瘍者,以藥物之氣熏蒸其患處,使其透達,則邪自去也。治內科之風寒濕痹者,以藥物之氣熏蒸其全身,使其腠理開,則邪自散也。然熏蒸之法,有宜有忌。宜者,病在表者宜之,病在里者不宜之。忌者,孕婦及小兒不宜之。蓋孕婦之氣弱,小兒之氣嫩,熏蒸之法,其氣甚烈,恐傷其正氣也。”

熏蒸療法具有通經活絡、行氣活血、消腫止痛、解毒止癢等作用,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皮膚疾患、風濕痹痛、婦科病、小兒麻疹等。

熏蒸療法簡便易行,無創傷,無痛苦,安全可靠,但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熏蒸前要清潔皮膚,以免污垢堵塞毛孔,影響藥物的吸收。
  2. 熏蒸時間不宜過長,一般以15-30分鐘為宜。
  3. 熏蒸時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  4. 熏蒸後要及時洗淨皮膚,以免藥物殘留刺激皮膚。
  5. 熏蒸療法禁忌症:孕婦、小兒、對藥物過敏者。
  6. 熏蒸療法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