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潔淨俯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潔淨俯
「潔淨俯」一詞源出《素問.湯液醪醴論》,為中醫經典中描述人體生理功能與治療原則的重要術語。其中「俯」指膀胱,「淨俯」即膀胱之別稱,而「潔淨俯」則專指透過疏通水道、利小便以達到祛除體內穢濁之氣的治療方法。
臟象理論基礎
在中醫臟象學說中,膀胱屬「六腑」之一,與腎相表裏,共司水液代謝。《素問.靈蘭秘典論》稱膀胱為「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氣化則能出矣」,強調其暫存津液、氣化排尿之功能。然膀胱之「潔淨」需賴腎陽溫煦與三焦氣化協調,若腎氣虧虛或三焦水道不利,則易見小便癃閉、淋瀝不盡等症,此時當以「潔淨俯」為治則。
病理機轉與臨床應用
《黃帝內經》提出「開鬼門,潔淨俯」之治法,將「發汗」與「利小便」並列為祛除水濕邪氣的兩大途徑。所謂「潔淨俯」,實為透過宣肺、健脾、溫腎等法,恢復膀胱氣化功能,使水濕之邪從小便而出。例如:
- 濕熱下注:症見小便灼熱、短赤,常用八正散、五淋散等方,清熱利濕以潔淨膀胱。
- 氣化不利:因腎陽不足致小便清長、夜尿頻多,則以濟生腎氣丸助氣化。
- 肺失宣降:風水泛濫之浮腫,以越婢加朮湯宣肺利水,此即「提壺揭蓋」之法,間接潔淨俯。
經絡與藥物的關聯性
足太陽膀胱經主一身之表,其經氣通於俯。臨床選藥常結合歸經理論,如滑石、車前子甘淡滲濕,專入膀胱;茯苓、豬苓導水下行;桂枝溫陽化氣,皆為潔淨俯之常用藥。此外,《神農本草經》列澤瀉「消水,養五臟,益氣力」,亦彰顯利小便而不傷正之旨。
與現代醫學的對話
中醫「潔淨俯」概念雖與現代利尿療法部分相通,然其內涵更強調整體調節。如「陰水」患者雖見水肿,卻需以溫補脾腎為本,佐以利水,此與單純使用利尿劑有本質差異,體現中醫「治病求本」之思維。
此概念至今仍廣泛運用於淋證、水肿、癃閉等病症,展現中醫對水液代謝獨特的認識與干預體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