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袪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祛濕是中醫學的一個治病方法,是指使用藥物以去除濕邪的治法。濕是重濁粘膩的邪氣,可以與風、寒、暑、熱等邪結合在一起,又可以化熱、化寒。濕在上焦須化,在中焦須燥,在下焦須利。脾主運化水濕,也能被濕所困,所以治濕也須注意治脾。
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「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。」脾主運化水濕,如果脾的運化功能失常,就會導致水濕停留在體內,形成濕邪。濕邪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身體沉重、四肢困倦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、小便不利等。
祛濕的方法有很多,常用的有以下幾種:
- 飲食調理: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利濕作用的食物,如冬瓜、絲瓜、西瓜、薏米、赤小豆等。
- 運動療法:可以通過運動來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,加速新陳代謝,從而起到祛濕的作用。
- 中藥治療: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使用具有祛濕作用的中藥進行治療。
- 針灸推拿:針灸和推拿可以起到疏通經絡、調理氣血的作用,從而達到祛濕的目的。
祛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需要患者堅持治療,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在治療期間,患者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,不要熬夜,要注意休息。
以下是一些關於祛濕的古籍原文:
《黃帝內經》:
「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。」
「濕氣勝,則腫滿。」
《傷寒論》:
「太陽病,發熱惡寒,身疼痛,無汗,反有汗者,名曰中風,此自太陽中風也,必譫語,其人或譫語,或不譫語,脈浮緊,但頭汗出,身無汗,無熱,渴者,名曰中風,此為表實也,當以桂枝湯解之。」
《金匱要略》:
「濕盛則腫,濕勝則脹。」
「濕氣在表,則身重,頭痛,身疼,骨節疼痛,惡風,無汗,小便不利,大便溏薄,舌苔白滑,脈浮緩。」
「濕氣在里,則身重,胸悶,腹脹,食欲不振,大便溏薄,小便不利,舌苔白滑,脈沉緩。」
「濕氣在骨,則骨節疼痛,關節不利,肌肉酸楚,脈沉緩。」
「濕氣在皮膚,則皮膚瘙癢,肌膚不仁,脈沉緩。」
「濕氣在頭,則頭痛,頭暈,目眩,脈沉緩。」
「濕氣在胸,則胸悶,胸痛,脈沉緩。」
「濕氣在腹,則腹脹,腹痛,大便溏薄,脈沉緩。」
「濕氣在腰,則腰痛,腰酸,脈沉緩。」
「濕氣在腿,則腿痛,腿酸,脈沉緩。」
「濕氣在腳,則腳痛,腳酸,脈沉緩。」
祛濕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治病方法,在臨床上應用非常廣泛。如果患者出現了身體沉重、四肢困倦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、小便不利等症狀,可以考慮使用祛濕的方法進行治療。在治療期間,患者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,不要熬夜,要注意休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