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

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,出自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。原文為:「諸熱之而寒者,取之陽。」

「諸熱」指的是各種熱證,包括外感熱證、內生熱證、陰虛火旺證等。

「而寒」指的是這些熱證中伴有寒證的表現,例如發熱惡寒、口乾咽燥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秘結等。

「取之陽」指的是治療這些熱證時,要重視溫補陽氣。

因為陽氣不足是導致這些熱證寒證表現的原因之一。

陽氣不足,則機體的抗病能力下降,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襲,從而出現發熱、惡寒等外感熱證的表現。

陽氣不足,則脾胃的運化功能下降,從而出現口乾咽燥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秘結等內生熱證的表現。

陽氣不足,則腎陽虛衰,水液代謝失調,從而出現陰虛火旺證的表現。

因此,治療這些熱證寒證表現時,要重視溫補陽氣。

可以用附子、乾薑、肉桂等溫陽藥物,也可以用針灸、艾灸等溫陽療法。

通過溫補陽氣,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,改善脾胃的運化功能,滋陰降火,從而緩解熱證寒證的表現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在溫補陽氣時,要注意辨證施治,不可盲目使用溫熱藥物。

如果陽氣過盛,則會出現口乾舌燥、心煩易怒、失眠多夢等表現。

這時就需要用清熱涼血、滋陰降火的藥物來治療。

總之,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,是指治療各種熱證寒證表現時,要重視溫補陽氣。

通過溫補陽氣,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,改善脾胃的運化功能,滋陰降火,從而緩解熱證寒證的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