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五有餘,五不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五有餘和五不足的臨床表現及其辨證施治

五有餘和五不足是中醫理論中對於五種要素(神、氣、血、形、志)的過度和不足的描述。

五有餘的表現如下:

  1. 神有餘:神志過於興奮,表現為言語多,笑不停。
  2. 氣有餘:氣機過於亢盛,表現為呼吸急促,咳嗽氣喘。
  3. 血有餘:血液過於充盈,表現為情緒易怒,面紅耳赤。
  4. 形有餘:體內水液過於聚集,表現為腹脹,大便不通。
  5. 志有餘:精神過於亢奮,表現為腹脹、泄瀉。

五不足的表現如下:

  1. 神不足:神志過於抑鬱,表現為言語少,不願說話,情緒低落。
  2. 氣不足:氣機過於虛弱,表現為呼吸不暢,氣短。
  3. 血不足:血液過於虧虛,表現為心慌、氣短、易驚恐。
  4. 形不足:肌肉過於瘦弱,表現為四肢無力,不能隨意活動。
  5. 志不足:精神過於萎靡,表現為四肢冰冷,不願活動。

五有餘和五不足是臟腑精氣的表現,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,中醫臨床醫師可以進行辨證施治。

  • 若五有餘,可對邪氣有餘進行治療,屬於實証的範疇。
  • 若五不足,則需處理精氣不足,屬於虛証的範疇。

透過辨證施治,中醫臨床醫師可以調整患者的平衡,以達到治療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