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氣分証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氣分證是溫熱病的化熱階段,大多由衛分證的發展而來。臨床表現有發熱甚、不思寒、出汗、口乾渴、面紅、呼吸氣粗或有氣喘、小便黃赤而少,大便秘結、舌苔黃,脈洪大或滑數等。以不惡寒但惡熱、舌苔黃為特徵。臨床上有濕熱相兼、熱結胃腸、熱鬱於肺,或熱毒壅盛等情況。氣分熱盛最易傷津,必須隨時注意保存津液。
「氣分」以中焦陽明為主,但也包括肺、膽、脾、胃、大腸等臟腑,範因比較廣,病程也比較長。病邪由衛分傳入氣分,或由伏熱內發,表示病勢轉深,邪正相爭趨於激烈階段,邪正俱盛。氣分證發展,可傳入營分或血分。
《溫病條辨》云:「氣分證,即陽明病也。陽明為陽中之陽,主一身之氣,故為氣分。其病多發於夏秋,與時氣相感,或因外感溫熱之邪,或因內生伏熱,或因飲食不節,或因勞倦過度,或因情志不遂,以致邪熱內蘊,郁蒸於陽明,則陽明之氣不和,而為陽明病。」
《溫熱論》云:「陽明病,其氣上衝,口苦咽乾,目赤,身熱,汗出,大便難,小便短赤,舌苔黃,脈洪大者,為陽明病也。」
《金匱要略》云:「陽明病,發熱惡寒,身疼痛,不思飲食,大便硬,小便短赤,舌苔黃,脈洪大者,為陽明病也。」
氣分證的治療原則是清熱解毒,宣肺泄熱,養陰生津。可用白虎湯、三黃石膏湯、犀角地黃湯、清暑益氣湯等。
氣分證的預防方法是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,不暴飲暴食,不熬夜,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