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直中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直中
直中,又稱「直中三陰」,是中醫經絡辨證中的一個重要概念,指外邪不經由三陽經(太陽、陽明、少陽)的傳變過程,直接侵犯三陰經(太陰、少陰、厥陰)的一種病機。此種發病特點在《傷寒論》等經典醫籍中有所論述,反映特殊的外感病發展規律。
病機特徵
- 傳變特點:有別於典型的六經傳變順序(太陽→陽明→少陽→太陰→少陰→厥陰),直中表現為外邪直接深入三陰經絡。
-
體質因素:多見於正氣虛弱、陽氣不足之人,其中:
- 少陰陽虛者易直中少陰
- 太陰脾虛者易直中太陰
- 厥陰肝寒者易直中厥陰
-
證候特徵:
- 無典型三陽經表證階段
- 起病即見三陰經裡證表現
三陰經直中表現
1. 直中太陰
- 病因:多因脾陽素虛,感受寒濕之邪
- 主要症狀:
- 脘腹冷痛
- 嘔吐清涎
- 下利清穀
- 食慾不振
- 四肢不溫
- 舌脈特徵:舌淡苔白滑,脈沉遲
2. 直中少陰
- 分類:
- 寒化證(較常見):心腎陽虛
- 熱化證:腎陰虧虛,邪從熱化
- 主要症狀:
- 寒化證:畏寒肢厥,精神萎靡,脈微細
- 熱化證:心煩失眠,咽痛口燥,舌紅少苔
- 舌脈特徵:
- 寒化:舌淡苔白,脈微欲絕
- 熱化:舌紅少津,脈細數
3. 直中厥陰
- 病機:肝經寒凝,陰陽氣不相順接
- 主要症狀:
- 四肢厥冷
- 乾嘔
- 頭痛
- 煩躁
- 寒熱錯雜
- 特殊表現:「厥陰勝復」之寒熱往來
相關辨證要點
-
與常規傳變的鑑別:
- 常規傳變必有表證階段
- 直中無三陽經見症
- 發病較急,證情較重
-
與直中陰經相似概念:
- 越經傳:邪氣不依次傳,跳躍傳變
- 表裡傳:相互表裡經絡間的傳變
-
特殊類型:
- 直中臟腑:邪氣直接侵犯相關臟腑
- 伏邪發病:初發即現裡證,但非直接感邪
理論淵源
此概念源自《傷寒論》六經辨證體系,歷代醫家如尤在涇《傷寒貫珠集》、柯琴《傷寒來蘇集》等均有發揮。至明代溫病學派興起後,對直中病機又有新的闡釋,認為某些溫熱病亦可有直中營血分的病變形式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