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二陽併病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二陽併病
二陽併病是指傷寒兩個陽經「併病」。例如先見太陽病的頭痛、惡寒、發熱,四肢關節微痛,以後又出現嘔吐、胸脅滿悶的少陽症狀。兩經的症狀并見,且有先後出現之分的,故名。
《傷寒論》中記載:「太陽病,發熱惡寒,脈浮,胸滿而嘔,但頭汗出,無大熱者,名曰二陽併病。」
二陽併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發熱惡寒,脈浮。
- 胸滿而嘔。
- 頭汗出。
- 無大熱。
二陽併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解表散寒。
- 和解少陽。
- 清熱解毒。
二陽併病的預後一般良好,但如果治療不當,也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。因此,在治療二陽併病時,一定要遵醫囑,以免耽誤病情。
古籍原文
《傷寒論》曰:「太陽病,發熱惡寒,脈浮,胸滿而嘔,但頭汗出,無大熱者,名曰二陽併病。」
《金匱要略》曰:「太陽病,發熱惡寒,脈浮,胸滿而嘔,但頭汗出,無大熱者,此為二陽合病也。其治宜和解少陽,以甘溫之劑,和之為主。若其胸滿甚者,宜加大黃、芒硝以行其氣。若其嘔甚者,宜加生薑、大棗以止其嘔。若其頭汗出甚者,宜加桂枝以固其表。」
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都提到了二陽併病,並且都給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。由此可見,二陽併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傷寒證型,而且它的治療方法也比較簡單,只要遵醫囑,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