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熱邪傳裏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熱邪傳裏,是指溫熱之邪不從外解而向裏傳,或風寒濕燥等外邪在一定的條件下化熱入裏。其特點是:惡風、惡寒等表証消失而出現裏熱証症狀,如高熱目赤、胸中煩悶,口渴引飲、煩躁、甚則譫語、大便秘結、小便短赤、舌紅苔黃、脈數等。

熱邪傳裏是溫熱病的一種傳變形式。溫熱病的傳變有三個階段:初起為外感熱病,其特點是惡風、惡寒、發熱、頭痛、身痛、無汗等;熱病傳變到第二階段,即熱病由表入里,其特點是惡寒、發熱、頭痛、身痛等表証減輕或消失,而出現高熱、口渴、煩躁、胸悶、舌紅、苔黃、脈數等里熱証;熱病傳變到第三階段,即熱病由里化燥,其特點是高熱、口渴、煩躁、胸悶、舌紅、苔黃、脈數等里熱証加重,出現大便秘結、小便短赤、皮膚乾燥、口唇乾裂等燥証。

熱邪傳裏的治療原則是清熱解毒、疏風散熱。常用方劑有銀翹散、桑菊飲、牛黃解毒片等。

熱邪傳裏的預防方法是注意休息,避免受涼,飲食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如果出現發熱、頭痛、身痛等症狀,要及時就醫。

以下是《溫病條辨》中關於熱邪傳裏的論述:

「熱邪傳裏,其證有三:一曰熱入營分,二曰熱入血分,三曰熱入臟腑。熱入營分,則身熱煩躁,口渴引飲,舌紅苔黃,脈數;熱入血分,則身熱更加,煩躁更甚,譫語,甚則吐血、衄血;熱入臟腑,則胸中煩悶,大便秘結,小便短赤,舌紅苔黃,脈數。」

「熱邪傳裏,其治以清營解毒為主,若熱入血分,則宜涼血解毒;若熱入臟腑,則宜清熱利濕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