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舍証從脈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舍証從脈,中醫名詞,指在辨証過程中,當脈証表現不一致時,經過分析,以脈象作為審定病機、確定治療方案的依據時,稱為「舍証從脈」。較多用於一些慢性病病情複雜時。
例如:大咯血的患者,血雖止但脈不呈細弱的虛象,而反現滑數,滑數之脈,主內有熱邪,勢必迫血妄行而再度出血,故症狀好轉只是暫時的現象,應據脈而確定瀉火寧血的治則。
《金匱要略》云:「諸病皆有表裏,但以脈為主,但以證為標,以病知其位,以脈知其逆從,以證知其輕重,以治知其緩急。」
舍証從脈,是中醫辨証論治的重要方法之一。它強調在辨証過程中,要重視脈象的診斷意義,根據脈象的變化,來審定病機,確定治療方案。
舍証從脈,與「舍脈從証」相對應。舍脈從証,指在辨証過程中,當脈象與証候不一致時,以証候作為審定病機、確定治療方案的依據。
舍証從脈和舍脈從証,都是中醫辨証論治的重要方法,在臨床上都有著廣泛的應用。
在使用舍証從脈和舍脈從証時,要注意以下幾點:
- 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靈活運用舍証從脈和舍脈從証的方法。
- 要注意結合其他診斷方法,綜合分析,以免出現誤診誤治。
- 要注意培養臨床辨証能力,提高診斷水平。
舍証從脈和舍脈從証,是中醫辨証論治的重要方法,在臨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。在使用時,要注意靈活運用,結合其他診斷方法,綜合分析,以免出現誤診誤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