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脈症合參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脈症合參是中醫辨證論治中的重要方法之一,是指在辨證過程中,把脈象和証候互相參照,進行分析綜合、推斷病情的方法。
一般來說,脈証一致為順,脈証相反為逆。例如外感証(陽証)見浮脈(陽脈)、脾虛證(陰証)見緩弱的脈(陰脈)等,就是脈証一致,它們的辨証論治也較簡單,預後也較好。但當外感証見細脈(陰脈);就是脈証相逆,說明表實裏虛,是邪盛而正氣不足,病理上錯綜複雜,預後也相對差些。
在脈証相逆,病理變化複雜的情況下,辨証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,從而確定治療上的標本緩急,故臨床上常有「舍証從脈」和「舍脈從証」的情況。
「舍証從脈」是指在脈証相逆,病情複雜的情況下,根據脈象的變化,舍棄証候,而以脈象為主進行辨証論治。例如,患者有外感証,但脈象細弱,此時可以舍棄外感証,而以脈象為主,辨為脾虛證,從而進行治療。
「舍脈從証」是指在脈証相逆,病情複雜的情況下,根據証候的變化,舍棄脈象,而以証候為主進行辨証論治。例如,患者有外感証,但脈象浮大,此時可以舍棄脈象,而以証候為主,辨為風熱感冒,從而進行治療。
脈症合參是辨證論治中的重要方法,在臨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。通過脈症合參,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病情,從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。
下面是《黃帝內經》中關於脈症合參的論述:
「脈之浮沉,與病之表裏相應;脈之緩急,與病之虛實相應;脈之長短,與病之久暫相應;脈之大小,與病之輕重相應;脈之滑澀,與病之堅柔相應;脈之數息,與病之寒熱相應;脈之來去,與病之死生相應。」
這段話指出,脈象的變化與病情的變化是相應的,通過觀察脈象,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病情。因此,在辨證論治中,要把脈象和証候互相參照,進行分析綜合,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。
脈症合參是臨床上辨證論治的重要方法,在臨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。通過脈症合參,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病情,從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