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秋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秋毛脈象詳解

定義與源流
「秋毛」為中醫脈學術語,形容人體脈象順應四時五行所呈現的季節性變化。《素問・脈要精微論》云:「秋日下膚,蟄蟲將去」,指出秋季陽氣收斂,脈氣如羽毛輕浮於表,較夏日「洪大」之象轉為柔和而略浮,此即「毛」脈的體現。唐代王冰註解「毛」為「輕虛以浮」,明代李中梓《診家正眼》進一步闡釋:「秋脈毛者,西方金也,萬物至此,收斂成實。」

生理機制

  1. 氣機升降理論
    秋季屬金,對應肺臟。肺主宣發肅降,當自然界陽氣由夏之升散轉為秋之沉降,人體氣血亦隨之向內收斂。脈象因而呈現「輕虛上浮」之態,如羽毛觸膚,舉之有餘、按之不足,正合《難經・十五難》「秋脈毛,反者為病」之說。
  2. 五行相生關係
    肺金之氣斂降,制約心火過亢,使夏日洪脈(屬火)轉為秋日毛脈。此變化亦暗合「金曰從革」之物性——夏日勃發之氣經秋季革變,趨向收縮凝練。

診斷特徵

  • 位域特性:脈位偏浮,重按稍減而不空,符合「微毛」之象
  • 力度表現:較夏脈和緩,振幅減小但脈道清晰
  • 速率節律:應「秋刑」之義,脈率漸趨收束,不似春弦、夏洪之張揚

經典文獻佐證
《脈經・卷四》強調四時平脈:「秋脈微毛曰平」,清代周學海《重訂診家直訣》則以「秋脈如衡」比喻其平衡特性——既不過浮(如冬石之沉),亦不過散(如夏鉤之散),恰似秤桿之平和。

與相關脈象鑑別

脈象 季節 特徵 生理基礎
春弦 端直以長,如按琴弦 肝氣升發
夏鉤 來盛去衰,如鉤之曲 心陽旺盛
秋毛 輕虛以浮,如羽輕觸 肺氣清肅
冬石 沉搏如石,貼於筋骨 腎陽潛藏

此四時脈象合稱「春弦夏洪秋毛冬石」,為《黃帝內經》「天人相應」理論在脈診的具體實踐。秋毛脈的出現,反映出人體成功適應自然界「陽消陰長」的轉換過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