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操縱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操縱
操縱為中醫診脈時運用手法之要領,意指透過指力輕重變化以體察脈象,為切診之關鍵技術。其法源於《內經》「三部九候」之理,後世醫家如王叔和《脈經》更進一步闡述指法運用。
操作方式
- 輕舉(浮取):以輕微指力觸按寸口脈之表皮,主候「浮脈」及肺氣宣發之象,可辨表證或衛分病變。
- 中按(中取):稍加指力按至肌肉層,探脾胃氣機之盛衰,常見於診察緩脈、滑脈等,反映中焦氣化狀態。
- 沉按(沉取):重按至筋骨,以察腎氣與裏證,如沉脈、伏脈多主陰寒內盛或臟腑虛損。
指法要義
- 舉按交替:如《診家樞要》所言:「輕手得之曰舉,重手取之曰按」,需反覆升降指力,以辨脈象虛實真假。例如芤脈輕取浮大,重按中空,非單一手法可明。
- 尋蹤定位:針對脈位偏移(如斜飛脈、反關脈),須以指腹推移探索,契合《難經》「脈有損至」之變通精神。
- 動靜結合:配合呼吸調節指壓,觀察脈隨息動之規律,尤重「胃神根」三要,判斷氣血生機。
脈理關聯
操縱之法與脈象陰陽屬性密切相關:
- 陽脈(如洪、數)多顯於浮取,反映氣分熱盛。
- 陰脈(如弱、細)常見於沉候,提示血分不足。
- 兼脈辨析:如弦緊脈需由輕漸重,區分肝鬱與寒凝層次;結代脈則須持久按守,捕捉歇止規律。
此術非僅技術層次,更寓「以手調息」之理,暗合《黃帝內經》「靜意視義,觀適之變」的診脈心境,實為醫者體察陰陽動態之樞紐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