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舌蹇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舌蹇,又稱舌強,是指舌體捲縮、轉動遲鈍或強硬不能言語的一種症狀。多因痰阻心竅或熱灼陰傷所致。多見於中風或乙腦及其後遺症等。

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中記載:「舌蹇,舌強不能言語,多因痰阻心竅,或熱灼陰傷所致。」

《景岳全書·舌強》中記載:「舌強者,舌體捲縮,轉動遲鈍,或強硬不能言語,多因痰阻心竅,或熱灼陰傷所致。」

《諸病源候論·舌候》中記載:「舌蹇者,舌強不能言語,多因痰阻心竅,或熱灼陰傷所致。」

舌蹇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舌體捲縮:舌體不能伸出,縮在口腔內,或伸出後不能伸直。
  2. 轉動遲鈍:舌頭轉動不靈活,或轉動時有阻礙感。
  3. 強硬不能言語:舌頭強硬,不能言語,或說話含糊不清。

舌蹇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痰阻心竅:痰濕阻塞心竅,影響舌體的活動,導致舌蹇。
  2. 熱灼陰傷:熱邪灼傷陰液,導致舌體失潤,舌蹇。
  3. 其他原因:如中風、乙腦等,也可導致舌蹇。

舌蹇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1. 化痰利竅:可用化痰的中藥,如半夏、白芥子、陳皮等,以化痰散結,利竅開竅
  2. 清熱養陰:可用清熱養陰的中藥,如生地、麥冬、天冬等,以清熱涼血,滋陰潤燥。
  3. 其他治療方法:如針灸、推拿等,也可用於治療舌蹇。

舌蹇的預後主要取決於病因和病情的嚴重程度。如果病因和病情較輕,經過治療後,舌蹇的症狀可以得到緩解或消失。如果病因和病情較重,經過治療後,舌蹇的症狀可能會持續存在,甚至會導致其他併發症。

舌蹇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症狀,如果出現了舌蹇的症狀,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