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目下有臥蠶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目下有臥蠶

目下有臥蠶是中醫名詞,出自《金匱要略·水氣病脈証並治》。形容眼臉浮腫,下瞼如臥蠶般凸起,多見於腎炎病人。

《金匱要略·水氣病脈証並治》原文:“水氣病者,其人面目浮腫,下頦如覆盆,目下有臥蠶,小便不利,大便難,身重,胸滿,煩心,短氣,小腹拘急,按之痛。”

這段話是《金匱要略》中有關水氣病的論述。水氣病是指由於水液代謝障礙,造成體內水液停聚而引起的疾病。臨床上表現為面目浮腫、下頦如覆盆、目下有臥蠶、小便不利、大便難、身重、胸滿、煩心、短氣、小腹拘急等症狀。

其中,“目下有臥蠶”指的是眼瞼浮腫,下瞼如臥蠶狀。這種症狀在腎炎病人中常見。

腎炎是一種常見的腎臟疾病,主要表現為腎小球的炎症。臨床上主要症狀包括水腫、蛋白尿、血尿、高血壓等。水腫是腎炎最常見的症狀,可以是全身性的水腫,也可以是局部性的水腫,例如眼瞼水腫、下肢水腫等。

眼瞼水腫是腎炎的特徵性表現之一,多發生在急性腎炎和慢性腎炎中。急性腎炎的眼瞼水腫通常在發病初期就會出現,呈急性水腫,程度較重,可能伴有眼瞼皮膚紅腫、眼瞼腫脹、眼瞼緊繃等症狀。慢性腎炎的眼瞼水腫通常發生在病程的中晚期,呈慢性水腫,程度較輕,可能伴有眼瞼皮膚白腫、眼瞼鬆弛等症狀。

下肢水腫是腎炎的另一個特徵性表現,多見於慢性腎炎。慢性腎炎的下肢水腫多發生在病程的中晚期,呈慢性水腫,程度較輕,可能伴有下肢皮膚白腫、下肢腫脹、下肢緊繃等症狀。

腎炎是一種嚴重的腎臟疾病,需要積極治療。若出現眼瞼水腫、下肢水腫等症狀,應及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