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腎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腎虛,又稱「腎虧[1]」。是腎臟精氣不足的病變。一般症狀有精神疲乏[2]頭暈耳鳴[3]健忘,腰酸[4]遺精,陽痿[5]等。

腎虛的病因很多,主要有先天不足、後天[6]失養、房事不節、勞累過度、外感六淫等。先天不足是指腎臟在發育過程中受到影響,導致腎精不足。後天失養是指飲食不節、勞累過度、房事不節等不良生活習慣,損傷了腎精。外感六淫是指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等外邪侵襲人體,損傷了腎精。

腎虛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精神疲乏:腎虛患者常常感到精神疲乏,四肢無力,不想動。
  2. 頭暈耳鳴:腎虛患者常常感到頭暈目眩,耳鳴耳聾
  3. 健忘:腎虛患者常常感到健忘,記憶力下降。
  4. 腰酸:腎虛患者常常感到腰酸背痛,腿腳無力。
  5. 遺精:腎虛患者常常出現遺精、早泄等症狀。
  6. 陽痿:腎虛患者常常出現陽痿、早泄等症狀。

腎虛的治療方法有很多,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1. 飲食調理:腎虛患者要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一些補腎的食物,如黑豆黑米、核桃、山藥等。
  2. 運動鍛鍊:腎虛患者要注意運動鍛鍊,可以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,如慢跑、游泳、太極拳等。
  3. 藥物治療:腎虛患者可以服用一些補腎的藥物,如本草綱目、金匱腎氣丸等。
  4. 針灸按摩:腎虛患者可以通過針灸按摩來治療,可以選擇一些穴位,如腎俞穴命門穴、太溪穴等。

腎虛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導致很多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如果出現了腎虛的症狀,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
以下是一些古籍中關於腎虛的記載:

黃帝內經》中說:「腎者,主水,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,故五臟六腑之精皆藏於腎。」

本草綱目》中說:「腎虛者,精氣不足,真陰虧損,虛火上炎,則頭暈耳鳴,健忘失眠,腰酸腿軟,遺精早泄。」

醫宗金鑒》中說:「腎虛者,精氣不足,真陰虧損,虛火上炎,則頭暈耳鳴,健忘失眠,腰酸腿軟,遺精早泄。」

由此可見,腎虛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導致很多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如果出現了腎虛的症狀,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愛打手槍網勸:會腎虧!醫曝真相…一算法教你看「縱慾過度」了沒 | ETtoday健康雲 | ETtoday新聞雲

  2. 疲乏_百度百科

  3. 耳鳴耳塞 | 耳鳴原因、點算及治療方法 - 清晰聽

  4. 腰酸_百度百科

  5. 8個陽痿 [前兆] 你也有嗎? - YouTube

  6. 先天与后天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