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衝任損傷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衝任損傷詳論
衝任二脈之生理功能
衝脈與任脈皆屬奇經八脈,與女子經、帶、胎、產之生理機能密切相關。衝脈起於胞宮(子宮),與足少陰腎經并行而上,貫穿全身,能調節十二經氣血,故有「十二經之海」及「血海」之稱。《靈樞·逆順肥瘦》云:「夫衝脈者,五臟六腑之海也,五臟六腑皆稟焉。」
任脈亦起於胞中,沿腹部正中線上循,總司一身之陰經,主胞胎之養育。《素問·上古天真論》曰:「任脈通,太衝脈盛,月事以時下,故有子。」故此二脈協調,方能維持女子月經週期正常及孕育功能。
衝任損傷之病因病機
衝任損傷多因肝腎虧虛、氣血失調或外邪侵襲所致:
- 肝腎不足:腎為先天之本,主生殖;肝藏血,主疏泄。若肝腎精血虧虛,則衝任失養,可致經血不足、月經後期甚或閉經,亦可導致胞宮失於溫煦而見不孕、胎漏等症。
- 氣血失和:氣滯、血瘀、血熱、血寒等均可影響衝任功能。如氣滯血瘀可致痛經、經行不暢;血熱迫血妄行可致月經過多、崩漏;血寒凝滯則見經行腹痛、經血色暗等。
- 外邪侵擾:濕熱、寒邪侵襲胞宮,或長期情志抑鬱,皆可導致衝任氣機紊亂,出現帶下異常、少腹疼痛等病症。
臨床表現
1. 月經失調
- 衝任不固:因氣虛或腎虛不攝,可見月經量多、經期延長,甚則崩漏不止。
- 衝任虛寒:胞宮失於溫養,可見月經後期、經血量少、色淡,或伴小腹冷痛。
- 衝任瘀阻:因氣滯血瘀,常見經行不暢、經色紫暗有塊,伴有刺痛。
2. 帶下異常
若衝任受濕熱侵擾,可見帶下量多、色黃質稠,或伴陰癢、少腹脹痛。
3. 妊娠及不孕相關病症
- 胎動不安、滑胎:衝任虛弱,胎元不固,易致妊娠期陰道出血、腰酸腹痛,甚則流產。
- 不孕:衝任失調,氣血不能相資,胞宮失養,難以攝精成孕。
4. 其他症狀
常見腰骶酸痛、頭暈耳鳴、面色無華等伴隨症狀,多與肝腎虧虛相關。
辨證與調理
1. 衝任虛損
- 證候:月經量少、色淡,或閉經,腰膝酸軟,頭暈耳鳴。
- 治法:補益肝腎,養血調經。常用方如歸腎丸、左歸丸。
2. 衝任不固
- 證候:月經量多如崩,或淋漓不止,面色蒼白,神疲乏力。
- 治法:益氣固衝,攝血止崩。常用方如固衝湯、舉元煎。
3. 衝任瘀滯
- 證候:經行腹痛拒按,經色紫暗有塊,舌暗或有瘀斑。
- 治法:活血化瘀,通調衝任。選方如少腹逐瘀湯、膈下逐瘀湯。
4. 衝任濕熱
- 證候:帶下黃稠,陰部灼熱瘙癢,少腹脹痛。
- 治法:清熱利濕,調理衝任。可選龍膽瀉肝湯加減。
衝任損傷之調理,需結合整體氣血陰陽,尤重肝腎二臟之養護,並根據不同證型辨證施治,以恢復衝任二脈之正常功能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