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氣不寧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心氣不寧是中醫名詞,指心氣出現不安寧的病理。臨床表現有兩方面:一是心悸、怔忡;一是心神不安。可伴有心煩不寐.脈搏不整等兼証。病因多由心血不足,心失所養,但也有由於邪氣影響而致,如「痰火擾心」、「水氣凌心」或肝火旺、肝膽氣虛等。
心氣不寧的病因
心氣不寧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1.心血不足:心血不足是心氣不寧的主要原因。心血不足,心失所養,心脈失養,則會出現心悸、怔忡等症狀。 2.痰火擾心:痰火擾心也是引起心氣不寧的原因之一。痰火上擾心神,則會出現心悸、怔忡、心煩不寐等症狀。 3.水氣凌心:水氣凌心也是引起心氣不寧的原因之一。水氣上泛,心失所養,則會出現心悸、怔忡等症狀。 4.肝火旺:肝火旺盛,肝氣上逆,則會擾亂心神,引起心悸、怔忡等症狀。 5.肝膽氣虛:肝膽氣虛,肝失疏泄,則會導致心氣不寧,出現心悸、怔忡等症狀。
心氣不寧的臨床表現
心氣不寧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1.心悸:心悸是心氣不寧最常見的症狀。心悸是指心跳加快、心慌、胸悶、氣短等症狀。 2.怔忡:怔忡是指心跳突然加快、心慌、胸悶、氣短等症狀,並伴有出汗、面色蒼白、四肢厥冷等症狀。 3.心神不安:心神不安是指心裡煩躁、坐立不安、睡眠不佳等症狀。 4.脈搏不整:脈搏不整是指脈搏跳動不規則,有時快有時慢,有時有力有時無力等症狀。
心氣不寧的治療方法
心氣不寧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1.滋養心血:心血不足是心氣不寧的主要原因,因此滋養心血是治療心氣不寧的重要方法。常用的滋養心血的藥物有:熟地黃、當歸、白芍、川芎等。 2.清熱化痰:痰火擾心是引起心氣不寧的原因之一,因此清熱化痰也是治療心氣不寧的重要方法。常用的清熱化痰的藥物有:黃連、黃芩、浙貝母、天竺黃等。 3.利水消腫:水氣凌心也是引起心氣不寧的原因之一,因此利水消腫也是治療心氣不寧的重要方法。常用的利水消腫的藥物有:茯苓、澤瀉、白朮、豬苓等。 4.疏肝理氣:肝火旺盛、肝氣上逆是引起心氣不寧的原因之一,因此疏肝理氣也是治療心氣不寧的重要方法。常用的疏肝理氣的藥物有:柴胡、白芍、枳殼、香附等。 5.補益肝膽:肝膽氣虛是引起心氣不寧的原因之一,因此補益肝膽也是治療心氣不寧的重要方法。常用的補益肝膽的藥物有:山藥、枸杞子、杜仲、桑寄生等。
心氣不寧的預防方法
心氣不寧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1.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: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過度勞累,注意休息,保持心情舒暢,有助於預防心氣不寧。 2.適當運動:適當運動可以增強體質,改善心肺功能,有助於預防心氣不寧。 3.合理飲食:飲食要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,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,有助於預防心氣不寧。 4.定期體檢:定期體檢可以及早發現心血管疾病,有助於預防心氣不寧。
心氣不寧是中醫名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