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寒包火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寒包火簡介

寒包火是中醫學中的一個名詞,用來描述人體在平時體內積聚了熱氣,再遭受寒冷刺激後,熱氣無法外發,反而在內部累積,出現的病理現象。這種情況常見於哮喘、久咳、失音、咽痛、牙齦腫痛等病症中。

寒包火的病因病機

寒包火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體質虛弱: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調所導致,使得衛氣無法固攝,從而造成寒邪侵入。
  2. 外感寒邪:寒邪侵入人體,內外合邪,寒邪凝聚並阻礙氣機運行,導致寒包火的產生。
  3. 情志不遂:情緒不穩定,導致肝氣鬱結,引發體內熱氣生火,與寒邪對抗,從而形成寒包火。
  4. 飲食不節:過食生冷的食物,傷害脾胃陽氣,使寒邪在體內生發,進而引發寒包火。
  5. 勞倦過度:過度勞累使正氣受損,寒邪趁虛侵入,形成寒包火。

寒包火的臨床表現

寒包火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發熱:體溫不高,多在37℃~38℃之間,伴有畏寒怕冷,手足冰涼,舌苔白膩。
  2. 咳嗽:咳嗽並伴有白色痰液,或者出現哮喘,連續呼吸困難。
  3. 失音:聲音嘶啞,或者出現聲音低沉的情況。
  4. 咽痛:喉嚨出現腫痛的感覺,吞嚥困難。
  5. 齦腫:牙齦出現紅腫和疼痛,並可能伴有口臭。
  6. 小便清長:清尿且量多。
  7. 大便溏薄:大便不成形,偏稀。

此外,舌苔顏色偏淡紅,質地白膩且脈搏沉細也是寒包火的典型特徵。

寒包火的診斷

寒包火的診斷主要依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寒包火的病因病機進行辨證論治。

寒包火的治療

寒包火的治療主要以溫陽散寒、清熱解毒為主。常用中藥有附子、乾薑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黃連、黃芩、大黃、薄荷、桔梗等。

寒包火的預防

寒包火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暖: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2. 飲食宜清淡:飲食以清淡為主,避免過食生冷。
  3. 勞逸結合:避免過度勞累,保持適度休息。
  4. 良好心情: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5. 定期體檢:定期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。

寒包火是中醫常見的疾病,其病因病機複雜,臨床表現多樣,治療方法因人而異。因此,在治療寒包火時,應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進行辨證施治,才能獲得良好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