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筋經十二式詳細解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25
名詞介紹
預備式:
雙腿自然分開站立,頭保持平正,嘴巴微閉,調整呼吸。胸部內含、腰背挺直、小腹收緊、肩膀放鬆,全身自然放鬆進入準備狀態。
第一式:韋馱獻杵第一勢
動作說明: 雙手彎曲手肘,像抱著一個球一樣慢慢抬到胸前。手掌直立、指尖朝上,兩掌相對,相距約10公分。注意肩膀、手肘與手腕要在同一水平線上。配合呼吸反覆做8~20次。
白話訣解: 站立要端正,雙手像環抱在胸前。心神要集中、氣息平穩,神情自然恭敬。
第二式:韋馱獻杵第二勢
動作說明: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,腳掌踏實,膝蓋微彎。雙手從胸前向兩側打開至與肩齊高,手掌直立、掌心向外。吸氣時胸部擴張,手臂向後挺直;呼氣時手指朝內翹,掌心向外推。反覆8~20次。
白話訣解: 腳要穩穩抓地,雙手平展,內心平靜,眼神凝視,口自然閉合。
第三式:韋馱獻杵第三勢
動作說明: 腳尖著地、腳跟提起。雙手舉高過頭,掌心朝上,中指相距約3公分。肩沉肘彎,抬頭看手背,舌舔上顎,鼻息均勻。吸氣時雙手向上托、雙腿下蹬;呼氣時全身放鬆,手掌向前下翻。收勢時雙手握拳慢慢收至腰間,拳心朝上,腳跟著地。反覆8~20次。
白話訣解: 手掌托起像撐天門,眼睛向上看,腳尖著地、身體正直。上下用力要協調,咬緊牙關、舌舔上顎可生津,呼吸調順自然安定。拳頭收回時要像夾著重量一樣用力。
第四式:摘星換斗勢
動作說明: 右腳向右前移,與左腳成斜角,身體微微向左轉,屈膝下沉成右虛步。右手高舉、掌心朝下,頭偏右,眼睛看右手掌心。左手自然彎曲置於背後。吸氣時頭上頂、肩向後挺;呼氣時全身放鬆,換另一邊動作。左右交替5~10次。
白話訣解: 一手高舉如托星辰,眼神注視手掌,吸氣從鼻入調整呼吸,再換邊動作收回力量。
第五式:倒拽九牛尾勢
動作說明: 右腳前跨,右膝彎曲成弓步。右手握拳舉向前上方,眼睛看拳。左手握拳彎曲垂在背後。吸氣時雙拳緊握收力,右拳拉回肩部,左拳下垂。呼氣時放鬆回到預備姿勢。再換邊重複5~10次。
白話訣解: 雙腿前後錯步,腹部放鬆運氣,重點在雙臂出力,目光專注看拳。
第六式:出爪亮翅勢
動作說明: 雙腳分開站立,雙臂向前平舉,手掌朝前、虎口相對,十指張開,眼睛怒視前方,腳跟提起用腳尖撐地。然後雙手緩緩向兩側打開成一直線,掌心向外,腳跟落地。吸氣時手掌出力向外探,手指向後翹;呼氣時放鬆。連續8~12次。
白話訣解: 身體挺直、眼神銳利,雙手推出如猛獸張爪,收回要有力,每次練習做到七次才算有效。
第七式:九鬼拔馬刀勢
動作說明: 腳尖相接、腳跟外開成八字。雙臂向前交叉於胸前,左手彎曲從下往後放在背後,右手從肩上後伸,拉住左手,像環抱後頸。腳趾抓地,身體前傾如拔刀。吸氣時雙手出力拉緊,呼氣放鬆。左右交換5~10次。
白話訣解: 轉頭、彎臂、手抱頸部。從頭部收回動作,不怕出力過猛;左右交替,身體端正、呼吸平靜。
第八式:三盤落地勢
動作說明: 左腳向左跨一步,下蹲成馬步。身體挺直,雙手叉腰,再翻掌向上如托重物,稍停後翻掌向下像放下重物。吸氣時作托物狀,呼氣時如放下。反覆5~10次。結束時,雙腳伸直、左腳收回,雙腳併攏站好。
白話訣解: 舌頂上顎、眼睛睜大、牙齒緊閉。馬步蹲穩,雙手托舉如抱重物。目視前方、口不張、身體挺直無歪斜。
第九式:青龍探爪勢
動作說明: 雙腳分開站立,雙手握拳護腰。右手向左前方探出,五指成鉤狀,身體左轉。腰部與手一同轉向右方,手劃弧線至前上方時上身前傾並呼氣;手轉至左側時身體挺直並吸氣。左右交換5~10次。
白話訣解: 右手像青龍探爪往左出擊,身體配合轉動,手掌帶動氣息,讓力量環繞肩背延伸至膝。目光平視、呼吸調順,心神自然安定。
第十式:臥虎撲食勢
動作說明: 右腳向右大跨步,右膝彎曲下蹲成右弓左仆腿。上身前傾,雙手撐地,眼看前下方。吸氣時手臂伸直、上身抬高向前探;呼氣時手臂彎曲、上身後收,重心後移如蓄勢。反覆如老虎撲食狀。做5~10次後換腳再做。
白話訣解: 雙腿交錯下蹲,身體隨著屈伸移動。昂頭探前、腰部平直,呼吸順暢。手指撐地支撐身體,像降龍伏虎般動作,學得純熟有益健康。
第十一式:打躬勢
動作說明: 雙腳打開,腳尖內扣。雙手掌心朝上,從左右慢慢舉起,合抱頭後,用手指輕敲後腦。吸氣時身體挺直,目視前方,頭部抬起;呼氣時直膝彎腰俯身,頭探向膝間,腳跟不離地。反覆8~20次。
白話訣解: 雙手抱住後腦,彎腰像行大禮。頭部低至跨下,牙關緊閉,閉耳調息,舌尖抵上顎,力量集中在手肘彎曲處。
第十二式:掉尾勢
動作說明: 雙腿開立,雙手掌心向上,從胸前舉至頭頂,眼睛跟隨手移動,身體保持挺直。雙手十指交叉,翻掌向上托,身體仰後彎,眼睛上視。然後身體前屈,雙手推向地面,頭昂起眼瞪。呼氣時屈體、腳跟微離地;吸氣時身體立起、腳跟落地。反覆21次。收功時雙手側舉,屈伸7次。
白話訣解: 膝直手伸,雙手推地,眼睛瞪直、精神集中。反覆起身、頓足共21次,最後左右伸手7次,再坐下練靜功。盤腿垂目,呼吸自然調整,心神安定後才收功,這樣才算練完一套功法。
如需我繼續為每一式配圖說明或進一步簡化動作操作,請隨時告訴我。 這篇文章說的是易筋經十二式的練法,就像一套武功祕笈,教你怎麼活動筋骨、調養身體。
預備動作
首先,你要雙腳站好,跟肩膀一樣寬,頭擺正,嘴巴輕輕閉起來,調整呼吸。胸部放鬆,腰要挺直,肚子收一點,肩膀也放鬆,讓全身都自然地放鬆下來。
第一式:韋馱獻杵第一勢
兩隻手手肘彎起來,慢慢地舉到胸前,像抱著一顆球一樣。手腕彎起來,手掌立著,手指朝上,兩邊手掌心相對,大約距離10公分。這個動作要讓肩膀、手肘、手腕都在同一個平面上。跟著呼吸做,大約做8到20次。
口訣說:身體要站得直,手在胸前像抱著什麼一樣。心神安定,精神集中,心裡清澈,外表也要恭敬。
第二式:韋馱獻杵第二勢
雙腳打開,跟肩膀一樣寬,腳掌踩穩,膝蓋稍微放鬆。兩隻手從胸前慢慢地向兩邊張開,直到跟肩膀一樣高。手掌立著,掌心朝外。吸氣的時候,胸部用力擴張,手臂向後挺。吐氣的時候,指尖向內翹,手掌向外撐。重複做8到20次。
口訣說:腳趾抓地,兩手平開,心裡平靜,像呆住一樣。
第三式:韋馱獻杵第三勢
雙腳打開站好,腳尖著地,腳跟抬起來。雙手舉高過頭頂,掌心向上,兩隻中指大約距離3公分。肩膀放鬆,手肘彎起來,頭仰起來,眼睛看著手掌背面。舌頭頂住上顎,鼻子呼吸要均勻。吸氣的時候,兩隻手暗暗用力向上托,兩條腿同時用力向下蹬。吐氣的時候,全身放鬆,兩隻手掌向前向下翻。收功的時候,兩隻手掌變成拳頭,拳背向前,上半身用力把兩隻拳頭慢慢地收回到腰部,拳心向上,腳跟著地。重複做8到20次。
口訣說:手掌托著天空,眼睛往上看,腳尖著地,身體站得端正。腿部和肋部的力量要像樹一樣穩固,咬緊牙關不要放鬆。舌頭頂上顎可以生津液,鼻子呼吸調勻可以讓心安靜。兩隻拳頭慢慢收回來的時候,要用力像夾著重物一樣。
第四式:摘星換斗勢
右腳稍微向右前方跨一步,讓左右腳變成斜八字形,順勢身體稍微向左轉。膝蓋彎曲,提起右腳跟,身體向下沉,右腳輕輕點地(虛步)。右手舉高伸直,掌心向下,頭稍微向右斜,雙眼向上看著右手掌心。左手肘彎曲,自然地放在背後。吸氣的時候,頭向上頂,雙肩向後挺。吐氣的時候,全身放鬆,然後左右兩邊交換姿勢練習。連續做5到10次。
口訣說:單手舉向天空,手掌蓋住頭,還要從掌心裡仔細看。鼻端吸氣要常常調勻,用力收回來的時候左右兩邊都要一樣用力。
第五式:倒拽九牛尾勢
右腳向前跨一大步,彎曲膝蓋變成右弓步。右手握拳,舉到前方上方,雙眼看著拳頭。左手握拳,左手臂彎曲手肘,斜斜地垂在背後。吸氣的時候,兩隻拳頭緊握向內收,右拳收到右肩,左拳垂到背後。吐氣的時候,兩隻拳頭和手臂放鬆,回到這個動作的預備姿勢。然後身體向後轉,變成左弓步,左右手交替練習。跟著呼吸重複做5到10次。
口訣說:兩條腿後面伸直前面彎曲,小腹運氣要空鬆。力量用在兩邊肩膀,看拳頭要集中精神。
第六式:出爪亮翅勢
雙腳打開站好,兩隻手臂向前平舉,手掌立著,掌心向前,十根手指用力張開,虎口相對,兩眼生氣地平視前方,順勢腳跟抬起來,用兩隻腳尖支撐體重。然後兩隻手掌慢慢地分開,上半身像一個「一」字一樣平舉,手掌立著,掌心向外,順勢腳跟著地。吸氣的時候,兩隻手掌暗暗用力向前伸展,手指向上翹。吐氣的時候,手臂和手掌放鬆。連續做8到12次。
口訣說:挺直身體,眼睛怒視前方,向前推手。用力收回來的時候,功法要做到七次完整。
第七式:九鬼拔馬刀勢
腳尖併攏,腳跟分開呈八字形。兩隻手臂向前,交叉手掌立在胸前。左手肘彎曲,從下面向後,變成勾手放在身後,指尖向上。右手從肩膀上方彎曲手肘向後伸,拉住左手手指,讓右手變成抱著脖子的樣子。腳趾抓住地面,身體向前傾,像拔刀一樣。吸氣的時候,雙手用力拉緊,吐氣的時候放鬆。左右交換練習。重複做5到10次。
口訣說:頭側著手肘彎曲,抱住頭頂和脖子。從頭部收回來,不要嫌力氣太大。左右輪流做,身體要直,氣要靜。
第八式:三盤落地勢
左腳向左橫跨一步,彎曲膝蓋蹲成馬步。上半身挺直,兩手叉腰,然後手肘彎曲,手掌向上翻,小手臂平舉,像托著重物一樣。稍微停一下,兩隻手掌向下翻,小手臂伸直放鬆,像放下重物一樣。動作跟著呼吸進行,吸氣的時候像托東西一樣,吐氣的時候像放東西一樣,重複做5到10次。收功的時候,雙腳慢慢伸直,左腳收回來,兩隻腳併攏,直立站好。
口訣說:上顎用力頂著舌頭,眼睛張開看著牙齒。雙腳打開蹲著像坐著一樣,手按下去像猛抓一樣。兩隻手掌同時翻起來,像有千斤重加在上面。瞪大眼睛同時閉著嘴巴,站起來的時候腳不能歪斜。
第九式:青龍探爪勢
雙腳打開站好,兩隻手變成拳頭,拳心向上護在腰間。右手向左前方伸出去探,五隻手指捏成勾手,上半身向左轉。腰部從左向右轉動,右手也跟著從左向右水平地畫圈。手畫到前方上方的時候,上半身向前傾,同時吐氣。手畫到身體左側的時候,上半身伸直,同時吸氣。左右交換,動作相反。連續做5到10次。
口訣說:青龍探爪,左手從右手邊伸出去。修習的人模仿它,手掌的氣要平穩實在。力量遍及肩膀和背部,收回來要過膝蓋。雙眼平視前方,呼吸調勻,心裡平靜。
第十式:臥虎撲食勢
右腳向右跨一大步,彎曲右膝蓋蹲下去,變成右弓左僕的腿勢。上半身向前傾,雙手撐地,頭稍微抬起來,眼睛看著前方下方。吸氣的時候,同時兩隻手臂伸直,上半身抬高並盡量向前探,重心向前移動。吐氣的時候,同時手肘彎曲,胸部向下落,上半身向後收,重心向後移動,像猛虎準備撲食一樣。如此重複,跟著呼吸兩隻手臂彎曲伸直,上半身起伏,向前探向後收,像猛虎撲食。連續做5到10次後,換成左弓右僕的腳勢練習,動作跟前面一樣。
口訣說:兩隻腳分開蹲著身體像傾斜一樣,左右腿輪流彎曲伸直。抬頭胸部向前探,背部彎曲腰還像磨刀石一樣平。鼻子呼吸調勻進出,指尖著地全靠支撐。降龍伏虎是神仙的事,學會了真傳也能保健康。
第十一式:打躬勢
雙腳打開站好,腳尖向內扣。雙手手掌向上,慢慢地向左右向上,用力抱住頭的後部,手指輕輕敲打小腦後面一會兒。配合呼吸做彎腰的動作。吸氣的時候,身體挺直,眼睛向前看,頭像頂著東西一樣。吐氣的時候,膝蓋伸直,俯身彎腰,兩隻手用力讓頭探到膝蓋中間,像打躬作揖一樣,不要讓腳跟離開地面。根據自己的體力重複做8到20次。
口訣說:兩隻手同時抱著頭,彎腰到膝蓋中間。頭部只能探到胯下,嘴巴更要咬緊牙關。摀住耳朵讓聽力阻塞,調養元氣自然清閒。舌尖還要抵住上顎,力量在兩邊手肘彎曲的地方。
第十二式:掉尾勢
雙腿打開站好,雙手手掌向上,從胸前慢慢地舉到頭頂,眼睛隨著手掌移動,身體站直,不要挺胸凸肚。十根手指交叉,手腕轉動,手掌反向上托,掌心朝上,身體向後仰,腰向後彎,眼睛向上看。然後上半身向前彎曲,雙臂下垂,手掌推向地面,抬頭瞪眼。吐氣的時候,身體彎曲向下,腳跟稍微離開地面。吸氣的時候,上半身立起來,腳跟著地。這樣重複做21次。收功:直立,兩隻手臂向左右兩邊平舉,彎曲伸直7次。
口訣說:膝蓋伸直肩膀伸展,雙手從地上推起。瞪大眼睛抬頭,精神集中。站起來後頓一下腳,共做二十一次。左右兩邊伸展手臂,以七次為準。還要練習坐功,盤腿閉目。心神集中,呼吸調勻。安定下來後再起身,這樣功法就齊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