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伏免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伏免

伏免是中醫名詞,有以下兩個解釋:

  1. 伸腿時股部前面肌肉的最高隆起部,狀如伏免而得名。相當於股直肌部分。
  2. 穴位名,在股部,位於髕骨上緣的上方六寸,屬於足陽明胃經。

根據《素問·骨空論》和《針灸甲乙經》的記載,伏免穴位於大腿前面,當髕骨上緣上六寸,股直肌外側緣處。

伏免穴主治的疾病包括膝關節腫痛、下肢痿痹、腸鳴腹脹、便祕、小便不利等。

伏免穴的配伍

  1. 伏免穴配陽陵泉穴,可以疏肝理氣、通經活絡,主治膝關節腫痛、下肢痿痹。
  2. 伏免穴配足三里穴,可以健脾益氣、通經活絡,主治腸鳴腹脹、便祕、小便不利。
  3. 伏免穴配三陰交穴,可以補益肝腎、調理脾胃,主治月經不調、痛經、崩漏、帶下。

伏免穴的按摩方法

  1. 用手掌按揉伏免穴,每次按摩持續3-5分鐘,可以緩解膝關節腫痛、下肢痿痹等症狀。
  2. 用拇指指腹點按伏免穴,每次按壓3-5次,可以緩解腸鳴腹脹、便祕、小便不利等症狀。
  3. 用艾條灸伏免穴,每次灸熱持續10-15分鐘,可以緩解月經不調、痛經、崩漏、帶下等症狀。

伏免穴的注意事項

  1. 伏免穴位於大腿前面,皮下組織較薄,按摩時力度要適當,以免損傷皮膚。
  2. 伏免穴屬於足陽明胃經穴位,患有腹瀉、胃痛等症狀的人士不宜按摩伏免穴。
  3. 孕婦及月經期間的女性,不宜按摩伏免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