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肺其華在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中醫名詞「肺其華在毛」探微
「肺其華在毛」一語源出《素問.六節臟象論》,是中醫臟象學說中闡述肺與體表毛髮關係的重要理論。
「華」者,外顯之榮華也,意指臟腑精氣的外在表現。肺主一身之氣,司呼吸而朝百脈,其生理功能之盛衰,可透過皮毛之狀態觀察。此因肺具「輸精於皮毛」之功,將水穀精微與清氣布散至肌表,以滋養皮膚與毛髮。
生理聯繫:
- 肺主宣發:肺氣宣發,推動衛氣與津液外達皮毛,使毛髮潤澤,腠理固密。
- 肺合皮毛:皮毛賴肺氣溫煦與濡養,故《靈樞.本藏》云:「肺應皮,皮厚者大腸厚,皮薄者大腸薄。」
- 衛外之象:肺氣充足則衛外有力,皮毛緻密,可御外邪;反之,肺虛者常見皮毛枯槁,易感風寒。
病理表現:
- 肺氣虧虛:毛髮失潤,色澤暗淡,易折斷脫落,如久咳、肺癆(肺結核)患者末期常見毛悴色夭。
- 肺熱壅盛:燥熱傷津,可見皮膚乾燥、毛髮焦枯,甚則皸裂。
- 外邪犯肺:風寒束表時,毛竅閉塞,無汗而毛聳;風熱襲肺則毛竅疏泄,汗出而毛髮鬆散。
理論延伸:
- 臨床診察時,醫者常觀毛髮榮枯以推斷肺氣狀態,如《醫宗必讀》強調:「察其毛色枯潤,可測肺氣之虛實。」
- 治療上,治肺亦可調皮,如益氣固表的「玉屏風散」能改善衛弱皮毛不固;養陰清肺的「沙參麥冬湯」可潤澤燥傷之毛竅。
此論不僅體現中醫「司外揣內」的診法特色,亦彰顯「肺-皮毛」一體的整體觀,為臟象理論中內外相應的典型例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