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暴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暴瀉,又稱暴泄。是指大便突然大量下泄,不由自主,常伴有腹痛、腹脹、腸鳴等症狀。多由飲食不節、情志不遂、外感六淫等因素引起。
暴瀉的病因病機
1.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損傷脾胃,導致脾失健運,運化失常,水谷不化,大便失常,而成暴瀉。
2.情志不遂: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橫逆犯胃,胃失和降,大便失常,而成暴瀉。
3.外感六淫:外感六淫,侵襲人體,內傷脾胃,導致脾失健運,運化失常,大便失常,而成暴瀉。
暴瀉的症狀
暴瀉的主要症狀是大便突然大量下泄,不由自主,常伴有腹痛、腹脹、腸鳴等症狀。
暴瀉的診斷
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如大便突然大量下泄,不由自主,常伴有腹痛、腹脹、腸鳴等症狀,可以診斷為暴瀉。
暴瀉的治療
暴瀉的治療以清熱利濕、止瀉止痛為主。常用方藥有:
1.葛根芩連湯:本方由葛根、黃芩、黃連、甘草組成。具有清熱解毒、利濕止瀉的功效。適用於暴瀉、腹痛、腹脹、腸鳴等症狀。
2.白頭翁湯:本方由白頭翁、黃連、黃芩、甘草組成。具有清熱解毒、利濕止瀉的功效。適用於暴瀉、腹痛、腹脹、腸鳴等症狀。
3.五苓散:本方由豬苓、茯苓、澤瀉、白朮、桂枝組成。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和胃的功效。適用於暴瀉、腹痛、腹脹、腸鳴等症狀。
暴瀉的預防
1.飲食宜清淡,不宜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2.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3.注意防寒保暖,避免受涼。
4.適當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暴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脫水、電解質紊亂等嚴重後果。因此,如果出現暴瀉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