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暴癇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暴癇,病證名。驟然發作的癇證。《千金要方》卷五:「小兒暴癇者,身軀正直如死人,腹中雷鳴,灸太倉及臍中上下兩旁各一寸,凡六處。」

暴癇的發病原因,主要與肝腎陰虛有關。肝腎陰虛,精血不足,不能濡養筋脈,導致筋脈失養,抽搐痙攣;肝腎陰虛,虛火上炎,擾亂心神,導致精神失常,抽搐不止。

暴癇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發作突然,不受外界因素影響。
  2. 抽搐程度重,常伴有意識障礙、大小便失禁等。
  3. 發作時間短,一般不超過半個小時。
  4. 發作間歇期,患者可無任何不適。

暴癇的治療,以滋陰降火、熄風止痙為主。常用方藥有天麻鉤藤飲、羚羊角鉤藤湯、鎮肝熄風湯等。

暴癇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疲勞。
  2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3. 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滋陰降火、熄風止痙的食物。
  4. 定期進行體檢,及早發現和治療相關疾病。

暴癇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危及生命。因此,一旦出現暴癇的症狀,應立即到醫院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