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暴赤眼後急生翳外障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暴赤眼後急生翳外障
病名 出自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,屬中醫眼科疾病之一,與「赤眼後生翳」病症相似,皆因風熱邪毒壅盛,上攻於目所致。此症多發於急性結膜充血(暴赤眼)後,邪毒未清,進一步侵襲黑睛(角膜),致使角膜生翳,遮蔽視力,形成外障。
病因病機
- 風熱外襲:外感風熱之邪,客於肺經,上犯白睛,繼而波及黑睛。
- 肝肺火熾:肝開竅於目,肺主氣輪,若肝肺鬱熱,火毒循經上炎,灼傷角膜,則生翳障。
- 氣血瘀滯:赤眼日久,氣血運行不暢,瘀血凝滯於目絡,導致翳膜纏綿難退。
臨床表現
- 初起白睛紅赤腫痛(暴赤眼),淚多羞明。
- 繼而黑睛出現星點狀或片狀混濁(翳障),甚則潰陷,視物昏朦。
- 可伴頭痛、口苦、舌紅苔黃、脈弦數等熱象。
證型辨治
-
風熱壅盛證
- 主症:目赤刺痛,翳障初起,畏光流淚。
- 治法:疏風清熱,退翳明目。
- 方藥:蟬花散(《銀海精微》)加減,或撥雲退翳丸。
-
肝肺火熾證
- 主症:翳障色白或黃,紅赤難退,煩躁口苦。
- 治法:瀉肝清肺,解毒退翳。
- 方藥:龍膽瀉肝湯合瀉肺飲加減。
-
血瘀翳滯證
- 主症:翳膜日久,赤絲纏繞,視物不清。
- 治法:活血化瘀,消翳通絡。
- 方藥:歸芍紅花散(《審視瑤函》)或桃紅四物湯加減。
外治輔法
- 點眼法:選用清熱解毒、退翳明目之藥液,如黃連煎汁或珍珠明目液。
- 熏洗法:以桑葉、菊花、薄荷等煎湯熏蒸患眼,清熱散邪。
古籍參考
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指出:「赤眼後生翳,因熱毒未盡,侵蝕烏珠。」強調熱毒未清為病機關鍵,治療需兼顧清餘熱與退翳明目。後世醫家擴展其辨證,結合臟腑理論,深化對該病的認識與治法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