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鮑相璈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鮑相璈(清代醫家),字云韶,湖南善化人,為清代中醫學界重要人物之一。其生平事蹟與醫學貢獻,主要體現於對民間驗方的系統整理與推廣,尤以編纂《驗方新編》聞名於世。

鮑氏曾於廣西武宜任官,期間察覺當地民眾缺乏有效醫療資源,且醫者多藏私方,不願公開驗方,遂決心廣搜民間實用單方、秘方。經多年考證與實踐,精選療效確切者,輯成《驗方新編》十六卷。此書按病症分門別類,涵蓋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、五官科等多種疾患,並載錄簡便易行之方藥,如外敷、內服、針灸、推拿等法,極具實用性,故迅速流傳於民間,成為清代以降重要的中醫普及著作。

從中醫理論角度觀之,《驗方新編》所錄方劑多契合「簡、便、廉、驗」原則,如以生薑、蔥白治療風寒表證,符合中醫「辛溫解表」之法;或以綠豆、甘草解毒,體現「清熱涼血」之效。這些方劑雖源自民間,然其配伍多暗合中醫經典理論,如《傷寒論》之六經辨證、《本草綱目》之藥性歸經等。

鮑相璈之貢獻,在於打破傳統醫家「秘而不宣」的慣例,將實用醫學知識普及化,促進中醫藥在民間之應用。其著作不僅反映清代基層醫療需求,亦為後世研究中醫藥學術與民俗療法提供珍貴文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