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抱輪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抱輪紅是中醫名詞,指眼睛周圍的白眼紅赤,呈赤色帶狀。這個名詞最早見於元代的《原機啟微》,但在宋代的《直指方》中已有"烏輪赤暈"的記載。

抱輪紅可分為三種類型,分別是肝膽火盛抱輪紅、脾胃實熱抱輪紅和氣虛風勝抱輪紅。

肝膽火盛抱輪紅指的是肝膽的火氣過盛,上炎犯肺。臨床上表現為白眼周圍紅赤,形成赤環狀,嚴重時白眼會腫脹。因為熱氣阻塞在黑白眼之間,所以會引起疼痛,不喜按壓。此外,由於體內熱氣盛火,還會出現怕熱喜涼、口苦咽乾、煩躁易怒等症狀,舌苔呈黃色,脈搏緊而數。

脾胃實熱抱輪紅通常是由於飲食過度辛辣,使得脾胃積熱上衝所導致。臨床上表現為黑眼與白眼之間呈現紅赤的抱輪狀,怕熱喜涼,疼痛不願按壓。熱氣會灼傷眼睛周圍的組織,使膿液從黑眼處向上擴散,嚴重時會影響到瞳孔。常伴有口乾欲飲、大便乾燥等症狀。

氣虛風勝抱輪紅多由於體力勞累、情緒壓力、不規律的性生活或因眼病使用寒涼藥物過多所致,耗損了元氣。或者是眼部感染引起,並合併有風邪侵襲。這種情況下,眼睛周圍會呈現隱隱的淡紅色,不同於實熱抱輪紅的鮮紅色。眼球會感到酸脹微痛,與實熱抱輪紅的疼痛反應有所不同。由於氣虛使得清陽不能上升,所以眼睫毛無力,眼瞼常常想合閉。

抱輪紅這個症狀可以有虛證和實證之分。實證多由於體內熱氣過盛引起,特點是抱輪紅赤,嚴重時白眼全紅,怕熱而明顯,疼痛難忍,喜冷不願按壓,眼淚也會有熱的感覺。如果是因為肝膽火盛引起,還會出現口苦咽乾、煩躁易怒、頭暈目眩等症狀;如果是由於脾胃實熱,則常伴有口乾欲飲、大便乾燥,熱氣上升的表現。虛證多由於體質氣虛,再加上感受到風邪的侵襲,所以抱輪呈現隱隱的淡紅色,眼球感到酸脹微痛,脈搏細弱。根據這些特點可以鑒別辨識。

《原機啟微》中記載了一段關於抱輪紅的解釋:心火乘金水衰反制的病症有白眼微青,黑眼稍帶白色,形成白黑之間帶狀的赤紅,稱之為抱輪紅。這種情況是邪火壓過金水作用的結果。水衰無法剋制火,反被火所制,所以視物不明,感覺模糊。有時眼珠高低不平,色澤如死,失去光澤,並有赤帶抱輪。治療方法是鎮墜心火、滋益腎水、榮養元氣,自然會康復。

(資料參考來源: [1]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