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董西園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董西園(1711年-1785年),是清代的一位醫家,字魏如,出生於浙江杭州。他在幼年時習得儒業,並對琴棋詩畫也有涉獵。後來,為了照顧年邁的母親,他棄掉了儒家經商的機會,並且因為自己的羸瘠疾病而開始對醫學產生了興趣。他致力於研究岐黃術,嘗試治療了許多病症並做了詳細的記錄。之後,他整理了古今醫家的論述,結合自己30年的臨床經驗,完成了《醫級寶鑒》(或稱《醫級》)十卷(1775年)。書的末尾有一些章節名為《無問錄》的醫學論述,內容涉及臟腑、雜症以及用藥法等方面。他還著有《治瘄全書》。

在《醫級寶鑒》中,董西園提出了關於“三焦”學說的理念,認為三焦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,並把它們分為上焦、中焦和下焦。上焦包括心肺,中焦包括脾胃,下焦則是指肝腎。這三個焦點相互聯繫,共同維持著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。

此外,董西園還提出了關於“五行生剋”的學說,認為五行(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)相互依存,相互制約。在人體內部,這五行對應著五個臟器(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),五個臟器之間也相互影響、相互協調。

董西園的醫學思想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,至今仍對當代中醫學有所啟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