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保健功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保健功
保健功為傳統養生名詞,乃基於中醫導引功法所編製而成,旨在防治疾病、強身健體、延年益壽,又稱「保健操」。其核心理論源自中醫經絡學說與氣血運行之理,透過特定肢體動作與呼吸調息,以達疏通經脈、調和營衛、暢通氣血、舒利關節、健筋壯骨之效。
理論基礎
中醫認為,人體健康與否,關鍵在於氣血是否充盈、經絡是否暢通。保健功即遵循「動以養形,靜以養神」之原則,結合肢體運動與意念引導,調動體內氣機,促使陰陽平衡。其主要作用機制包括:
- 疏通經脈:透過肢體伸展與按壓穴位,刺激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,消除經絡瘀滯,改善氣血運行。
- 調和營衛:藉由呼吸配合動作,強化營氣(營養之氣)與衛氣(防禦之氣)的協調,增強抵禦外邪之能力。
- 暢通氣血:以柔和緩慢的動作促進氣血流通,避免氣滯血瘀,改善臟腑功能。
- 舒利關節:透過旋轉、屈伸等動作,鬆解筋腱,滑利關節,預防肢體僵硬與勞損。
- 健筋壯骨:強化肝腎功能(中醫認為「肝主筋,腎主骨」),延緩筋骨退化。
常見功法舉隅
保健功流派繁多,以下列舉數種經典功法:
- 八段錦:以八式動作為主,強調「托天理三焦」「左右開弓似射鵰」等姿勢,調理全身氣機。
- 五禽戲:模仿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鳥五種動物姿態,鍛煉相應臟腑與經絡。
- 易筋經:注重筋腱拉伸與內氣導引,強化筋骨柔韌性。
應用與適應
保健功適合多數人群日常練習,尤其對慢性疲勞、氣血不足、關節不利者有所助益。其特點在於動作簡易、不受場地限制,可依個人體質調整強度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