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胞脹不下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胞脹不下,中醫病證名。黃興德《胎產集要》:「胞脹不下,因敗血流入胞中,即脹大。」治參胞衣不下條。

胞脹不下是指胎兒娩出後,胎盤、胎衣、胎水等不能及時排出,積聚在宮腔內,使宮腔脹大,不能復原。臨床表現為產後宮腔脹大,下腹墜脹,疼痛,少腹脹滿,小便不利,或有惡露不盡,或有胎盤、胎衣、胎水等殘留物。

胞脹不下多由產後失血過多,或產後惡露不盡,或產後感染所致。胞脹不下是產後常見的併發症,如不及時治療,可導致產後大出血、感染、子宮破裂等嚴重後果。

胞脹不下在中醫屬於「產後血虛」範疇,其病機為產後失血過多,或產後惡露不盡,或產後感染,導致氣血虧虛,胞脈失養,胞脹不下。

胞脹不下的主要治療方法為補氣養血、活血化瘀、通經排血。常用方藥有:

  • 四物湯:具有補血養血、活血化瘀的作用,可用於胞脹不下。
  • 桃紅四物湯: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經排血的作用,可用於胞脹不下。
  • 益母草膏: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經排血的作用,可用於胞脹不下。
  • 生化湯:具有活血化瘀、止血的作用,可用於胞脹不下。

胞脹不下患者在治療期間,應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,飲食宜清淡,多吃蔬菜水果,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
胞脹不下是一種嚴重的產後併發症,如不及時治療,可導致產後大出血、感染、子宮破裂等嚴重後果。因此,產婦在產後應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,飲食宜清淡,多吃蔬菜水果,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,一旦出現胞脹不下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