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胞虛如球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胞虛如球

病證名,又稱「睥虛如球」,屬中醫眼科學範疇,指眼瞼浮腫膨起,狀如球泡之症。此病多因風邪外襲,內合水濕,阻滯脾運,致使水濕停聚於胞瞼而成。中醫理論認為,脾主肌肉,眼瞼屬脾,脾虛失運則水濕不化,上泛為腫;風性輕揚,易犯上焦,與濕相搏,遂使胞瞼脹滿如球。

病因病機

  1. 外感風邪:風為陽邪,易襲陽位,風邪客於肌表,與內濕相合,阻遏脾陽,水濕泛溢。
  2. 脾虛濕困:素體脾虛,或飲食勞倦損傷脾氣,運化失職,水濕內停,上犯胞瞼。
  3. 肺失通調:肺為水之上源,若肺氣不宣,水道不利,可加重水濕壅滯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胞瞼浮腫,皮色如常,按之柔軟凹陷,甚則脹如球狀。
  • 或伴輕度癢痛,眼瞼開合不利。
  • 舌淡胖、苔白滑,脈濡緩或浮滑。

治則治法
健脾化濕、疏風利水為主,佐以宣肺行氣。

常用方劑

  1. 五皮飲(《中藏經》)

    • 組成:生薑皮、桑白皮、陳橘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。
    • 方義:桑白皮瀉肺行水,生薑皮辛散水氣,茯苓皮健脾滲濕,大腹皮、陳皮理氣寬中,五藥合用,共奏利水消腫之效。
  2. 防己黃芪湯(《金匱要略》)

    • 組成:防己、黃芪、白朮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。
    • 方義:黃芪益氣固表,防己祛風利水,白朮健脾燥濕,佐以薑棗調和營衛,適用於脾虛濕盛兼表氣不固者。

加減法

  • 風邪偏盛者,加荊芥、防風以疏風解表;
  • 水濕重者,酌加澤瀉、車前子以增強利水之功;
  • 脾虛明顯者,合四君子湯以培土製水。

相關理論延伸
此證與「胞腫如桃」(多為實熱證,胞瞼赤硬腫痛)需鑑別。胞虛如球屬本虛標實,治當標本兼顧,重在調理脾肺氣化功能,使水濕得運,腫脹自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