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胞輪振跳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胞輪振跳
胞輪振跳,又稱「睥輪振跳」、「目瞤」,俗稱「眼皮跳」、「眼眉跳」,係指眼瞼肌肉不自主跳動的證候。此症發作時,或輕或重,甚者可牽引面部,影響日常生活。《證治準繩》提及:「目瞤者,眼瞼不自主而跳動也。」臨床所見,患者眼瞼振跳或頻或疏,久而不癒者,可能演變為「牽吊壞症」,影響面容及功能。
病因病機
本病主要與外感風熱、氣血虛弱,或肝風內動有關:
- 風熱外襲,入侵經絡:風為陽邪,易襲陽位,風熱之邪客於眼瞼經絡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筋脈拘急而跳動。
- 氣血虧虛,筋脈失養:久病體虛或脾胃虛弱,氣血生化不足,以致血不養筋,血虛生風,引發瞼跳。《目經大成》言:「眼睫連扎,由血不足,筋失所養。」
- 肝鬱化風,上擾清竅:情志不遂,肝氣鬱滯,鬱久化風,風動則筋惕肉瞤,眼瞼不自主顫動。
辨證分型與治法
依證型不同,治法各異:
-
風熱客絡
- 證候:眼瞼頻跳,或伴目赤澀癢,頭痛發熱,舌紅苔薄黃,脈浮數。
- 治法:疏風清熱,活血通絡。
- 方藥:驅風散熱飲子加減,常用藥物如防風、羌活、黃芩、梔子、赤芍、當歸等。
-
氣血兩虛
- 證候:眼瞼瞤動時作時止,面色無華,頭暈心悸,舌淡苔白,脈細弱。
- 治法:益氣養血,熄風止痙。
- 方藥:當歸活血飲或十全大補湯加減,可酌加天麻、鉤藤以平肝熄風。
-
肝風內動
- 證候:眼部振跳頻繁,情志不舒時加重,兼見頭暈目眩,舌紅少津,脈弦細。
- 治法:養血柔肝,熄風止痙。
- 方藥:天麻鉤藤飲或四物湯合羚角鉤藤湯加減。
相關理論
《靈樞·經脈》云:「諸筋者,皆屬於節。」眼瞼屬脾,脾主肌肉,故眼瞼跳動與脾胃氣虛密切相關。此外,足太陽膀胱經、足陽明胃經均循行於目眶,風熱或氣血不足影響經絡運行,亦能誘發本病。
臨床上,胞輪振跳輕者多屬風熱或勞倦,調理即可;久病頻發者,需審其本虛,以滋養氣血、調和肝脾為要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