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胞瞼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胞瞼,解剖結構名。又名目胞、眼睥、眼胞、目裹、胞、瞼、約束等。指上下眼瞼(俗稱眼皮)。上眼瞼又稱目上胞、瞼,下眼瞼稱目下胞、瞼。胞瞼有保護眼球及防禦外傷的作用。在臟屬脾,在五輪中為肉輪,故眼瞼疾患多從脾胃論治。參肉輪條。
《素問·五臟生成》:「目上有胞,下有瞼。」《靈樞·本輸》:「目上有胞,下有瞼,皆屬脾。」《醫宗金鑒·眼科心法要訣》:「目胞,即目上之皮也;目瞼,即目下之皮也。目胞之上,有眉毛遮蔽;目瞼之下,有睫毛遮蔽。目胞之上,有白睛;目瞼之下,有黑睛。目胞之上,有瞳孔;目瞼之下,有虹膜。目胞之上,有上眥;目瞼之下,有下眥。」
胞瞼的病證,主要有胞瞼腫脹、胞瞼下垂、胞瞼上翻、胞瞼內翻、胞瞼外翻、胞瞼炎、胞瞼結膜炎、胞瞼脫垂、胞瞼贅生物等。
胞瞼腫脹,又稱眼瞼腫脹,是指胞瞼局部腫脹,常見於急性結膜炎、麥粒腫、霰粒腫、眼外傷等。
胞瞼下垂,又稱眼瞼下垂,是指胞瞼下緣低於正常水平,常見於先天性眼瞼下垂、外傷性眼瞼下垂、神經性眼瞼下垂、肌肉萎縮性眼瞼下垂等。
胞瞼上翻,又稱眼瞼上翻,是指胞瞼上緣高於正常水平,常見於眼瞼痙攣、眼瞼痙攣性斜視等。
胞瞼內翻,又稱眼瞼內翻,是指胞瞼內翻向眼球,常見於先天性眼瞼內翻、外傷性眼瞼內翻、眼瞼痙攣等。
胞瞼外翻,又稱眼瞼外翻,是指胞瞼外翻向外,常見於眼瞼痙攣、眼瞼痙攣性斜視等。
胞瞼炎,又稱眼瞼炎,是指胞瞼局部發炎,常見於急性結膜炎、麥粒腫、霰粒腫、眼外傷等。
胞瞼結膜炎,又稱眼瞼結膜炎,是指胞瞼結膜發炎,常見於急性結膜炎、慢性結膜炎、過敏性結膜炎等。
胞瞼脫垂,又稱眼瞼脫垂,是指胞瞼脫離眼球,常見於先天性眼瞼脫垂、外傷性眼瞼脫垂、神經性眼瞼脫垂、肌肉萎縮性眼瞼脫垂等。
胞瞼贅生物,又稱眼瞼贅生物,是指胞瞼上長出贅生物,常見於翼狀胬肉、贅生性結膜、皮脂腺瘤等。
胞瞼的病證,多由外感風熱、內傷脾胃、肝腎陰虛等因素引起。外感風熱,可導致胞瞼腫脹、胞瞼下垂、胞瞼上翻、胞瞼內翻、胞瞼外翻、胞瞼炎、胞瞼結膜炎等;內傷脾胃,可導致胞瞼脫垂、胞瞼贅生物等;肝腎陰虛,可導致胞瞼下垂、胞瞼內翻等。
胞瞼的病證,應根據不同病因、病機,辨證施治。外感風熱,可用疏風清熱、解毒消腫的中藥治療;內傷脾胃,可用健脾益氣、和胃消食的中藥治療;肝腎陰虛,可用滋陰補肝、益腎明目中藥治療。
胞瞼的病證,應注意預防。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疲勞;要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;要注意眼部衛生,避免眼部感染;要注意用眼衛生,避免長時間用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