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胞合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胞合

胞合為中醫眼科證名,首見於《銀海精微·序》,其載:「熱氣蓄聚傷胞,所以胞合。」意指因熱邪蘊積於眼胞(即眼瞼),導致氣血壅滯,眼瞼腫脹閉合難開之病證。此證多與外感風熱、內生火毒,或脾胃積熱上攻於目相關,屬「胞腫如桃」之範疇。

病因病機

  1. 外感風熱:風熱之邪外襲,循經上擾目竅,凝滯於胞瞼,使營衛失和,氣血壅塞。
  2. 脾胃積熱:過食辛辣厚味,脾胃濕熱內生,循足陽明胃經上攻,燔灼眼胞。
  3. 肝經火熾:情志不遂,肝鬱化火,火性上炎,侵擾目絡,致胞合不開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主症:眼瞼紅腫焮熱,緊硬疼痛,難以睜開,甚則胞瞼閉合如桃。
  • 兼症:或伴頭痛發熱、口渴煩躁、便秘溲赤,舌紅苔黃,脈數有力。

治法與方藥

中醫治療以清熱瀉火、解毒散結為主,依病機不同而選方:

  1. 風熱壅盛:宜疏風清熱,方用銀翹散加減,或以驅風散熱飲子(《審視瑤函》)疏風泄熱。
  2. 脾胃實熱:當通腑瀉火,方選涼膈散通脾瀉胃湯(《銀海精微》),清瀉脾胃伏火。
  3. 肝火上炎:需清肝瀉火,可用龍膽瀉肝湯加減,佐以蒲公英、夏枯草等解毒散結。
    外治可配合如意金黃散外敷,或以清熱解毒藥汁燻洗患處。

相關醫籍論述

《銀海精微》將胞合歸因於「熱氣蓄聚」,並與「胞腫如桃」互參,強調熱邪燔灼為病本。《目經大成》進一步指出:「胞瞼屬脾,腫合因火」,說明脾胃火熱與胞瞼病症之密切關聯。

此證須與「針眼」(麥粒腫)、「胞虛如球」(眼瞼水腫)等鑑別,臨床需四診合參,辨明寒熱虛實,方不致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