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包珍珠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包珍珠,中醫病名。清代黃庭鏡《目經大成》卷二記載:「土瘍俗號包珍珠,血瘀生痰火剝膚。莫謂疾微無用治,到成潰漏費神機。此症世又呼偷針眼,生外瞼弦上,初得但癢而腫,次則結一小核,乃作痛,屢屢不藥自消。若病形俱實,必至核大潰膿始愈。」
包珍珠又稱偷針眼,是一種外眼皮的慢性炎症。多發於青少年,以男性為多。起病緩慢,初起時眼瞼外側出現一小結節,逐漸增大,表面光滑,質地堅硬,無明顯壓痛,不紅不腫,不影響視力。部分患者可伴有眼瞼紅腫、流淚、畏光等症狀。
包珍珠的病因尚不清楚,可能與局部皮脂腺導管阻塞、細菌感染、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關。本病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。手術時應注意徹底清除包膜,以免復發。
包珍珠的預後良好,手術切除後一般不會復發。但如果患者不及時治療,病情可能會加重,甚至導致眼瞼潰瘍、感染等嚴重併發症。
以下是包珍珠的症狀表現:
- 眼瞼外側出現一小結節,逐漸增大。
- 表面光滑,質地堅硬,無明顯壓痛。
- 不紅不腫,不影響視力。
- 部分患者可伴有眼瞼紅腫、流淚、畏光等症狀。
如果您有以上症狀,建議您到醫院眼科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