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董奉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董奉(生卒年不詳),字君異,侯官(今福建閩侯)人。三國時吳醫學家。精於醫。曾治愈交州刺史吳士燮重病而名聞於時。後退隱廬山,為人治病不取酬,但要求重病者栽杏五株,輕者一株。從而數年後得十萬餘株,鬱然成林。每年貨杏得谷,遂以之救貧病及供行李不逮者。

《三國志·吳志·董奉傳》載:「奉性至孝,事母至謹。母嘗患疾,奉親自為醫治,不效。乃求神仙之術,得服白虎丹,服之即愈。後奉隱居廬山,為人治病,不取錢物,但令重病者栽杏五株,輕者一株。數年之後,杏樹成林,奉以其利,賑濟貧病,供給行旅。」

後世常以「杏林春暖」來稱贊有好醫德之大夫

董奉是一位醫德高尚、醫術精湛的醫生。他不求名利,不計報酬,為人治病,只要求重病者栽杏五株,輕者一株。他用自己的善行,為後世醫者樹立了良好的榜樣。

董奉的醫德,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
一是無私奉獻。董奉不求名利,不計報酬,為人治病,只要求重病者栽杏五株,輕者一株。他用自己的善行,為後世醫者樹立了良好的榜樣。

二是精益求精。董奉精於醫道,曾治愈交州刺史吳士燮重病而名聞於時。他不斷鑽研醫學,不斷提高自己的醫術,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。

三是救死扶傷。董奉退隱廬山後,仍不忘救死扶傷,為人治病,不取錢物。他用自己的善行,為後世醫者樹立了良好的榜樣。

董奉的醫德,是中華醫學文化的瑰寶,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