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董大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董大英

董大英為宋代醫家,生平事蹟記載有限,然其醫學著作見於古籍著錄,顯示其於中醫領域,尤其兒科方面有所專長。據史料所載,董大英撰有《活幼悟神集》二十卷及《安慶集》十卷,惜兩書均已散佚,未能流傳後世。

醫學著作與貢獻

  1. 《活幼悟神集》
    此書專論兒科疾病,書名「活幼」即指救治幼兒之意,而「悟神」或反映其對小兒生理病理之獨特見解。宋代兒科(古稱「啞科」)發展已趨成熟,錢乙《小兒藥證直訣》為當時代表,董氏此書可能進一步探討小兒驚風、疳積、痘疹等常見病症,並結合宋代盛行的五運六氣理論或臟腑辨證體系。
  2. 《安慶集》
    書名「安慶」寓意安和康泰,推測內容或涉及內科雜病調理,或與養生保健相關。宋代醫家重視「治未病」,此書可能融合道家養生思想或針藥並用之術,反映當時醫學對身心調和的追求。

歷史背景與學術脈絡
董大英所處之宋代,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均有顯著發展。官方成立「太醫局」,推動醫學教育,民間醫家亦重視臨證經驗總結。其著作雖佚,但從書名推測,董氏可能承襲《黃帝內經》與《傷寒論》之基礎,並受錢乙、陳自明等醫家影響,尤其重視小兒「臟腑柔弱,易虛易實」之特性,用藥或趨於輕靈平和。

後世評價
由於文獻不足,董大英之具體學術思想難以詳考,然其著作見錄於《宋史·藝文志》等目錄學典籍,足證其在宋代醫林佔有一席之地。若《活幼悟神集》涉及小兒針灸或外治法,則可視為對《千金要方》兒科篇章之延續與發展。

附註:今人研究宋代醫學史,或可從《幼幼新書》《小兒衛生總微論方》等現存兒科典籍中,間接推測董氏學術之可能面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