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斑蝥灸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斑蝥灸

斑蝥灸(又稱斑蝥發泡灸)是一種藥物發泡灸,使用斑蝥末敷貼穴位使之發泡的方法。使用時,先取膠布一塊,中間剪一小孔,貼在穴位上以暴露該穴位並保護周圍皮膚,然後在孔內放置適量的斑蝥粉,再用另一張膠布貼在上面。適度的泡起是重點。斑蝥灸適用於關節疼痛、黃疸瘧疾等症狀。

斑蝥灸的功效

斑蝥灸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關節疼痛、黃疸瘧疾等症狀。

斑蝥灸的操作方法

  1. 取適量的斑蝥末,用膠布貼在穴位上。
  2. 以適度的泡起為範圍。
  3. 將貼好的膠布保留在身上24小時後取下。

斑蝥灸的注意事項

  1. 孕婦及過敏體質者禁用斑蝥灸。
  2. 不宜長期使用。
  3. 使用後,局部可能出現紅腫、水泡等症狀,屬於正常現象,一般會在數天內消退。

斑蝥灸的古籍記載

斑蝥灸最早見於《外科正宗》。《外科正宗》記載:「斑蝥灸,治關節疼痛,黃疸瘧疾。用斑蝥末,以膠布貼於穴位,以起泡為度。」

《醫宗金鑒》、《針灸大成》亦有記載斑蝥灸的使用方法與功效。

斑蝥灸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中醫外治方法,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。然而,由於斑蝥具有一定的毒性,使用時必須遵從醫生的指示以避免意外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