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臂石子頭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臂石子頭
定位
臂石子頭為經外奇穴,出自《千金要方》,位於前臂屈側橈側緣,平太淵穴上3寸處。太淵穴屬手太陰肺經,位於腕掌側橫紋橈側端,橈動脈搏動處。臂石子頭之定位,可參照太淵穴直上3寸,約當前臂中段橈側肌肉豐厚處。
主治
本穴主要用於治療黃疸,此與其所在經絡及局部氣血運行相關。中醫認為,黃疸多因濕熱蘊結或寒濕阻滯,導致膽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膚所致。臂石子頭位於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之間,肺主氣、大腸主傳導,二者與水液代謝及氣機升降密切相關。刺激此穴可調節局部經氣,疏泄濕熱,輔助改善黃疸症狀。
操作
傳統以艾炷灸為主,灸5-7壯。艾灸溫通之力可助氣血運行,散寒除濕,適合寒濕型黃疸;若屬濕熱證,可配合針刺瀉法,以清利濕熱。
學理探討
臂石子頭雖為奇穴,但其作用機理可從經絡理論延伸。前臂橈側為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所過,肺主宣發肅降,大腸主傳化糟粕,二者協調可促進水濕代謝。此外,《黃帝內經》提及「治臟者治其俞」,太淵為肺經原穴,臂石子頭鄰近太淵,或可透過調節肺氣以影響全身氣機,間接改善黃疸病機。
配伍應用
臨床可配伍至陽穴(督脈,第7胸椎棘突下)、陽陵泉(足少陽膽經)以增強利膽退黃之效;若兼脾胃虛弱,可加足三里(足陽明胃經)以健脾化濕。
備考
此穴現代臨床應用較少,然其定位與主治體現中醫「就近取穴」與「循經取穴」相結合的思路,值得進一步研究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