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白疹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白疹,出自《麻證新書》。指麻疹粒頭高聳,色紅淡潤而膚白。《臨證指南》卷六提到:「赤疹遇清涼而消,白疹得溫暖而解。」此條與白麻條相關。

白疹,又名白麻疹。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、皮疹、全身不適。白疹則是麻疹的一種特殊類型,其臨床表現與普通麻疹有所不同。

白疹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發熱:白疹患者的發熱一般較輕,多在38℃~39℃之間,少數患者可達40℃以上。發熱持續時間一般為3~5天,可能伴有頭痛、咽痛、流鼻涕等症狀。
  2. 皮疹:白疹的皮疹多見於軀幹和四肢,呈淡紅色或淡褐色斑疹,疹子較小,密集成片,不融合,無水泡。皮疹一般在發熱後2~3天出現,持續3~5天,逐漸消退。
  3. 全身不適:白疹患者常有全身不適、乏力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

白疹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,如發熱、皮疹、全身不適等。在需要時,可進行血液檢查來確定診斷。

白疹的治療主要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。可給予退熱、止咳、化痰等藥物治療。如果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症,如肺炎、腦炎等,則需要積極治療。

白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傳染病,但其病情一般較輕,預後良好。患者應注意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,並保持皮膚清潔衛生。如果出現發熱、皮疹、全身不適等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