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白頭瘡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白頭瘡,中醫病名。癰疽瘡瘍之頂部呈白色者。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三十五:「白頭瘡者,由體虛帶風熱,遍身生瘡,瘡似大疥癢,漸白頭而有膿,四邊赤疼痛是也。」因濕熱蘊結肌膚而成,證見皮膚生瘡而有白頭,逐漸發展成膿,瘡周紅赤,微有癢感,伴有疼痛,甚則可延及全身。治宜清熱解毒,祛風除濕。方選黃連解毒湯之類內服。外搽可用青黛膏敷貼。相當於毛囊炎。
白頭瘡是一種皮膚病,多發於青少年,好發於頭部、面部、頸部等處。其主要症狀是皮膚上出現丘疹、膿皰,丘疹頂部有白色小點,周圍有紅暈,伴有瘙癢、疼痛等症狀。白頭瘡的病因主要是由於皮膚毛囊受到感染,導致毛囊發炎、化膿。此外,白頭瘡也可能與體內濕熱、風熱等因素有關。
白頭瘡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內服藥物和外用藥物。內服藥物可以選擇黃連解毒湯、清熱解毒口服液等,外用藥物可以選擇青黛膏、百多邦軟膏等。此外,還可以通過熱敷、按摩等方法來緩解症狀。
白頭瘡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1.保持皮膚清潔,勤洗澡,勤換衣。 2.避免接觸不潔物品。 3.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 4.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如果出現白頭瘡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病情加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