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白膜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白膜

白膜是一種眼部疾病,在中醫醫學中被稱為白障。它指的是眼球表面覆蓋一層灰白色膜狀物,其血絲淺淡而稀疏,呈灰白色。白膜常由肝腎不足、精血虧虛,或風寒濕邪侵襲所致。臨床表現為眼部疼痛、流淚和視物模糊等症狀。

病因和病機

白膜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肝腎不足:肝腎主要負責藏精,精血充足才能維持良好的視力。若肝腎功能不足,精血虧虛,就會導致眼睛失去所需營養而出現白膜。
  2. 風寒濕邪侵襲:當風寒濕邪侵入人體,會影響肝腎功能,使精血虧虛,進而引發白膜。
  3. 其他因素:例如外傷、眼部炎症等,也可能引起白膜的出現。

臨床表現

白膜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眼部疼痛:白膜患者常常出現眼部疼痛的症狀,疼痛多發生在眼球表面,並呈刺痛或脹痛感。
  2. 流淚:白膜患者常有流淚現象,其流淚量通常不多,但可能反覆發作。
  3. 視物模糊:白膜患者常會出現視物模糊的情況,視力模糊的程度輕重不一,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導致失明。

治療方法

白膜的治療主要以滋補肝腎、益精明目為主。常用的方藥有六味地黃丸、杞菊地黃丸、明目地黃丸等。此外,還可以結合針灸、推拿等治療方法。

預防措施

預防白膜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飲食調養:飲食宜清淡,多攝取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,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。
  2. 注意勞逸結合:避免過度勞累,注意休息,保持充足的睡眠。
  3. 眼睛衛生:避免眼睛受到外傷,注意眼睛的衛生,避免長時間使用手機、電腦等電子產品。
  4. 定期眼部檢查:定期到醫院進行眼部檢查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以免病情加重。